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青 1 ; 陆明星 1 ; 祝树德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灰飞虱;热激蛋白70;发育;温度;实时定量PCR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6 期
页码: 1257-1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一种分布广,对环境有很强适应性的重要水稻害虫。热激蛋白70(Hsp70)家族是与生物体环境适应最为密切的一类蛋白质。本研究通过RT-PCR与RACE技术克隆灰飞虱Hsp70基因,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了该热激蛋白的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克隆了Hsp70基因的2种c 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Ls Hsc70(Gen Bank登录号为KF660252)和Ls Hsp70(Gen Bank登录号为KF660251)。Ls Hsc70全长为2 399 bp,编码65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5.3,分子量为73 000;Ls Hsp70全长为2 468 bp,编码690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5.8,分子量为74 900。Ls Hsc70和Ls Hsp70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Hsp70蛋白质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及1个ATP-GTP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多种昆虫的Hsp70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灰飞虱体内Ls Hsc70和Ls Hsp70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Ls Hsc70在雄性成虫阶段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而Ls Hsp70的最高表达量在1龄若虫阶段。不同性别的灰飞虱成虫体内Ls Hsc70表达量有显著差异,而Ls Hsp70没有显著差异。高温和低温胁迫都可以诱导灰飞虱体内Ls Hsc70和Ls Hsp70的表达,在-4℃和-9℃的低温胁迫下,Ls Hsc70和Ls Hsp70分别达最大的表达量。在40℃,Ls Hsc70和Ls Hsp70表达水平均在处理后0.5 h时最高。而在-4℃,Ls Hsc70和Ls Hsp70的表达水平均在处理后1 h时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灰飞虱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Ls Hsc70和Ls Hsp70表达,来应对不良的环境温度。
- 相关文献
[1]灰飞虱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模式. 张青,陆明星,祝树德. 2014
[2]褐飞虱热激蛋白70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差异表达特性研究. 单丹,王利华,张月亮,韩阳春,牛洪涛,潘磊,方继朝. 2017
[3]毒死蜱抗性灰飞虱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 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牛洪涛,易红娟,邰德良,方继朝. 2018
[4]光周期和温度对江蔬1号丝瓜花芽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苏小俊,陈劲枫,卢成苗,徐海,袁希汉. 2007
[5]棉花D基因组热激蛋白70基因的鉴定及其黄萎病菌胁迫后的表达分析. Xiao Songhua,肖松华,Zhao Jun,赵君,Liu Jianguang. 2015
[6]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 温立斌,何孔旺,杨汉春,郭容利,钟书霖,俞正玉,茅爱华. 2010
[7]杜梨NH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王影,李慧,蔺经,杨青松,张绍铃,常有宏. 2019
[8]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甘蓝型油菜柱头特异表达基因. 李春宏,付三雄,戚存扣. 2014
[9]茶树硝态氮转运蛋白NRT1.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亦扬,胡雲飞,万青,李荣林,王枫,阮建云. 2016
[10]毕氏海蓬子SbDRE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 孙晓波,刘金兵,余桂红,张旭,张鹏,马鸿翔. 2012
[11]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 张雪寒,何孔旺,缪文凯,茅爱华,俞正玉. 2008
[12]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温立斌,何孔旺,杨汉春,刘梦雅. 2011
[13]实时定量PCR法预测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基因组大小. 张春燕,李伟,孙海燕,邓渊钰,张爱香. 2014
[14]RSV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数量控制技术. 李洪山,赵阳,李红阳,李慈厚. 2004
[15]吡蚜酮对镇江地区小麦田灰飞虱种群的活性及防效. 朱桂梅,何东兵,杨敬辉,郭建,陈宏州,肖婷,吴琴燕,邱晓红,姚克兵,潘以楼. 2011
[16]醚菊酯与吡蚜酮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何东兵,姚克兵,吉沐祥. 2012
[17]2005年苏州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分析. 张青,杨代凤,张景飞,沈龙元,胡桂珍,汤留弟,吴向阳. 2007
[18]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9]南通地区玉米粗缩病突发成因与控防对策.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薛爱芳. 2007
[20]基于不同气温类型的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 顾国华,葛红,徐莉,季桦,薛爱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苏州智慧农业试点工作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季方芳;张青;田婷;何其全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实施路径;苏州
-
苏州"土特产"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朱琳;张青;何其全;季方芳;田婷
关键词:土特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苏州
-
光谱技术在作物养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田婷;张青;徐雯
关键词:作物养分;光谱技术;养分监测;精准农业;模型
-
乡村旅游目的地官方投射与游客感知偏差研究-以苏州林渡暖村为例
作者:朱琳;张青;何其全;季方芳;田婷
关键词:网络本文分析;官方投射;游客感知;乡村旅游;林渡暖村
-
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典型案例的启示与思考-以苏州市为例
作者:何其全;张青;任志强;李跃文;朱琳;季方芳
关键词: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生产场景;苏州市
-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水稻冠层SPAD值预测研究
作者:田婷;张青;徐雯
关键词:水稻;SPAD值;预测模型;无人机;多光谱遥感
-
豆天蛾江苏种群滞育期间营养物质及激素变化规律
作者:郭明明;陆明星;赵雪君;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关键词:豆天蛾;种群;滞育时期;营养物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