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常金梅 1 ; 詹儒林 2 ; 柳凤 1 ; 赵艳龙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剑麻叶汁;病害控制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3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47-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剑麻叶汁对采后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与各抗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研基地的剑麻和‘小象牙’杧果为试材,首先对不同品种剑麻叶汁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然后选取番麻叶汁对杧果果实进行处理,同时测定各处理在贮藏期的各项抗逆指标。【结果】5个不同品种的剑麻植物中,番麻叶汁对杧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对杧果贮藏期间炭疽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贮藏第13天时,防效仍可达到60.62%。另外在贮藏过程中,番麻叶汁延缓了杧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和MDA含量的增加,延缓了POD活性升高和PAL活性下降,而炭疽病菌则加速了该过程。【结论】番麻叶汁通过抑制杧果炭疽病菌的生长,延缓果实衰老的过程,有效控制采后杧果炭疽病的发生。
- 相关文献
[1]剑麻叶汁对芒果畸形病菌的抑制作用. 张鲁斌,常金梅,詹儒林. 2010
[2]生防酵母菌与金属离子协同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梁威,张蕊,杨石有,张贺,刘晓妹,蒲金基. 2018
[3]4种杀菌剂对杧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胡美姣,郭立佳,刘燕霞,杨凤珍,郑服丛. 2005
[4]杧果炭疽病研究进展. 王文静,罗睿雄,黄建峰,赵志常,高爱平. 2020
[5]抑菌物质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机制研究. 柳凤,詹儒林,何衍彪,赵艳龙,杨顺锦,常金梅. 2011
[6]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杧果炭疽病菌的复配作用研究. 钟祯凯,康浩,吴诚,杨石有,刘晓妹. 2017
[7]12种中草药提取物防治杧果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高兆银,胡美姣,陆光艺,李烁寒,李敏,杨凤珍. 2007
[8]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对杜果炭疽病菌的复配作用研究. 钟祯凯,康浩,吴诚,杨石有,刘晓妹,蒲金基,谢艺贤,张贺. 2017
[9]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张惠云,吴青松,孙伟生,侍文博,窦美安. 2009
[10]茉莉酸甲酯(MeJA)对巴西蕉采后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李敏,高兆银,邹冬梅,袁宏球,赵德庆,苏子寒,李春霞,冯信平,胡美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的33份芒果品种遗传分析
作者:王露露;王磊;姚全胜;周开兵;柳凤
关键词:芒果;简化基因组测序;遗传分析
-
基于全基因重测序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相关SNP分析
作者:徐志豪;周思思;詹儒林;姚全胜;柳凤
关键词:全基因组重测序;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柳凤;姚全胜;李国平;魏卿
关键词: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
非寄主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作者:杨洁;尹伊秀娟;王丽娟;李国平;李裕展;徐建欣;高冠群;詹儒林;王姝逸
关键词:桔小实蝇;精油;非寄主植物;产卵驱避;驱避持效期
-
鳄梨采前果实黑褐色病斑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姚全胜;李国平;陈晶晶;井敏敏
关键词:黑褐色病斑;油梨炭疽病;刺盘孢;致病性;多基因;防效
-
111份芒果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病性评价
作者:张国辉;陈月慧;廖苑君;柳凤;姚全胜
关键词:芒果;炭疽病;种质资源;抗性
-
剑麻斑马纹病抗病新品种-热麻1号剑麻
作者:张燕梅;李俊峰;陆军迎;赵艳龙;鹿志伟;杨子平;柯智;周文钊
关键词:热麻1号剑麻;斑马纹病;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