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常规中灿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国永 1 ; 王爱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常规中灿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育种目标;经济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2 年 000 卷 001 期

页码: 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对1989~2000年江苏省常规中灿稻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亩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穗重、株高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常规中灿稻育种已逐渐由多穗型向重穗型演变,故今后常规中灿稻育种要在优质的前提及合理改良株型的基础上,以提高穗重为核心,即保持现有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粒重.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常规中籼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任仲玲,何冲霄,孙明法,姚立生. 2002

[2]江苏淮阴地区小麦品种产量能力及其育种目标的探讨. 丁雪蕙,唐明臻,吴兆苏. 1992

[3]江苏淮北麦区小麦育种目标的调整. 顾正中,周羊梅,夏中华,孙苏阳. 2005

[4]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5]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 2017

[6]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7]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2016

[8]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1

[9]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10]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11]宁麦30的产量表现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1

[12]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13]密度、施氮量对小麦淮麦23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永军,孙苏阳,李海军. 2011

[14]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高建芹,伍贻美. 2001

[15]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黄晓峰,杨海峰,王征业. 2008

[16]氮肥水平及运筹对太湖糯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培峰,乔中英,黄萌,王建平,朱勇良. 2010

[17]黄萎病发病级别对高品质棉渝棉1号的影响. 狄佳春,陈旭升,刘剑光,肖松华,许乃银. 2004

[18]地膜覆盖对夏直播垄作花生的温度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陈志德,梁满,沈一,刘永惠,沈悦,张旭尧. 2024

[19]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

[20]蚕豆育种研究进展(I)-遗传学研究.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