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葵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文冉 1 ; 黄乐平 2 ; 孟庆玉 2 ; 危晓薇 2 ; 葛峰 2 ; 李建平 2 ; 黄全生 2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新疆农科院核生所

关键词: 油葵;子叶;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06 年 43 卷 01 期

页码: 82-8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油葵自交种7B7的无菌苗子叶为诱导不定芽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油葵子叶组织培养有关影响因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碳源、不同附加物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确定出油葵自交种子叶离体诱导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改良MS(MS大量、微量、铁盐、B5有机)+0.5%KNO3+0.05%CH+0.01%肌醇+3%葡萄糖+4 mg/L 6-BAP+6~9 mg/L AgNO3+2.6 g/L Phytagel,建立了油葵相对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油葵基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观赏植物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秦丽,胡雪梅,廖青,高燕,沙红,多里坤·沙比尔,贺宾,张富春. 2007

[2]西瓜子叶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获得. 李仁敬,孙勇如. 1992

[3]枸杞无菌苗外植体的培养及其再生植株. 王子霞,戚家华,郝峥嵘,海热古力·阿布力孜,杨松杰. 1993

[4]油葵杂交种不同品种与密度试验研究.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5]利用盆栽试验对4个油葵品种的耐盐性鉴定. 石必显,雷中华,向理军. 2010

[6]奇台县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叶秀娟,李玉峰,苗雨,魏海鹏,芦大伟,邢玉萍,曾雪花. 2014

[7]采收时间对油葵种子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姣梅,谭美莲,雷中华,汪磊,杨春安,汪魏,王玲,严兴初,王力军. 2022

[8]新葵杂7号施肥试验.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9]新葵杂18号氮、磷肥料试验研究. 石必显,雷中华,向理军,侯江华,马林,孙逊,王琴,高晓萱. 2010

[10]奇合县杂交油藜高产载培技术. 叶秀娟,李玉峰,苗雨,魏海鹏,芦大伟,邢玉萍,曾雪花. 2014

[11]北疆冬小麦复种油葵研究. 苗福红,烟彬,方波,张丽华. 2000

[12]油葵密度、施肥水平与产量相互关系的探讨.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 2010

[13]抗生素对油葵不定芽产生率的影响. 高燕,沙红,贺宾. 2008

[14]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转化油葵的研究. 胡文冉,黄乐平,孟庆玉,危晓薇,黄全生. 2007

[15]油葵茎尖周缘分生区培养及高频率芽再生. 贺宾,高燕,向理军,雷中华. 2004

[16]中亚15份油葵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分析. 雷中华,石必显,孙逊,吴伟,向理军. 2015

[17]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石必显,雷中华,王琴,王立鹏,高晓莹,向理军. 2011

[18]加工番茄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唐亚萍,王柏柯,杨生保,李宁,杨涛,帕提古丽,王强,余庆辉. 2016

[19]芥菜型油菜再生体系的影响因素. 王长海,蓝海燕,王兆木,孙卫琳. 1999

[20]玉米自交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体系研究. 陈勋基,危晓薇,李建平,黄全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