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针菇多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亮亮 1 ; 赵锐 2 ; 钟蕾 3 ; 王浩东 2 ; 李传华 4 ; 林群英 1 ;

作者机构: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2.泗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纯化;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10 期

页码: 68-7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多糖进行纯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优化金针菇多糖纯化参数,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对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超滤纯化最佳参数为超滤膜孔径2 kDa、超滤压力0.08 MPa,且超滤时间在50 min内超滤速度未出现下降,可获得较高得率的多糖。通过乙醇沉淀分离2~15 kDa、15~30 kDa和30 kDa以上3个分子量范围的多糖,其中,2~15 kDa多糖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使秀丽线虫的最大寿命达12 d,比对照组延长了1倍。结论:采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获得的金针菇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金针菇多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用于健康功能食品的开发。

  • 相关文献

[1]三相分离法制备金针菇提取物中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活性. 贾薇,余冬生,余养朝,冯占,胡明,张劲松,汪雯翰. 2022

[2]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的膜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朱忠敏,周岩飞,李晔,姚渭溪. 2016

[3]筛选高抗氧化能力的灵芝诱变菌株. 张越野,张赫男,谭贻,冯杰,唐庆九,唐传红,张劲松. 2021

[4]大球盖菇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金明枝,黄千里,陈辉,叶明. 2023

[5]灵芝孢子粉的综合利用研究. 华正根,李晔,姚渭溪. 2011

[6]不同南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物质的动态变化. 杨红娟,马坤,宋荣浩,顾卫红. 2007

[7]不同来源的灰树花多糖抗肿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周昌艳,杨焱,贾薇,白韵琴,郭倩. 2003

[8]灵芝子实体多糖的脱苦工艺研究. 郭倩. 1998

[9]生物多糖结构解析中的核磁共振(NMR)技术. Ye Libin,叶立斌,Zhang Jingsong,张劲松,Pan Yingjie,潘迎捷. 2017

[10]瓶栽金针菇现蕾期的几个问题. 程继红,冯志勇,曹晖. 2001

[11]3株金针菇菌株孢子同核体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分化. 秦娟,尚晓冬,谭琦,徐珍,杨慧,张旬旬,张红敏. 2013

[12]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张丹,朱爱莲,赵静,周敏,张引芳,尚晓冬,王瑞娟,谭琦. 2018

[13]金针菇气生菌丝缺陷型突变株疏水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黄千慧,姚森,魏仲阳,仝宗军,张烨琳,邓优锦,谢宝贵. 2021

[14]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MeJA对金针菇菌丝体次级代谢的影响. 崔海洋,蒋佩钰,徐珍,李巧珍,李玉,周峰,尚晓冬,孙伟明,刘建雨,张丹. 2020

[15]杂交技术培育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体菌株. 鲍大鹏,万佳宁,卢绪志,余养朝,张光忠,茅文俊,王莹,周陈力. 2020

[16]金针菇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引芳. 1990

[17]中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用种SSR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欢,章炉军,张丹,李开盛,尚晓冬,谭琦. 2014

[18]金针菇tps1基因序列分析及不同温度下tps1、tps2基因定量表达研究. 刘建辉,张俊玲,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5

[19]金针菇品种DUS测试性状的分级与评价. 徐珍,章炉军,尚晓冬,刘建雨,张丹,杨慧,于海龙,张美彦,王瑞娟. 2019

[20]生产用金针菇菌种退化的快速判断. 马丹丹,余昌霞,陈辉,赵楚楚,于海龙,曹晖.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