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霜霜 1 ; 陆佩兰 2 ; 张海峰 1 ; 葛慈斌 1 ; 陈双龙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2.福建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种植面积;产量;变迁特征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73-79
摘要: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获得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福建省农作物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时期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等5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都有向福建省地理重心迁移的趋势;大豆和水稻重心迁移的距离相对较少,分别为6.49km和21.37km;甘薯、花生和茶树重心变化较为明显,迁移距离分别为35.04km、42.17km和68.19km。解析了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陈阳,周先治,马丽娜,林永胜,兰准炳. 2023
[2]福建省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林楠,陈阳,林永胜. 2020
[3]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林霜霜,陆佩兰,余文权,张海峰,赵杰樑,陈双龙,翁培铭,车建美,葛慈斌. 2024
[4]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张海峰,林霜霜,余文权. 2024
[5]不同上海青种质资源NFT栽培条件下产量及品质分析. 王涛,谢鑫鑫,黄语燕,陈永快,廖水兰,吴宝意. 2019
[6]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2019
[7]福建旅游农业发展与闽台合作. 刘克辉. 2006
[8]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 李建华. 2006
[9]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 翁伯琦,曾玉荣,郑百龙,周琼,杨勋华,吴越,池敏青,刘玲. 2009
[10]观光生态农业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黄毅斌,柯碧南,杨淑芬,林良美,应朝阳,翁伯奇. 2005
[11]福建省土壤—作物系统硫肥效应研究. 彭嘉桂,章明清,蔡阿瑜,杨杰,林琼,魏峰. 1998
[12]闽北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模式选择. 曾玉荣,翁伯琦. 2006
[13]闽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设想. 刘健宏,丁中文. 2007
[14]气候变化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邢世和. 2009
[15]发展良性生态茶园促进茶业优化升级——关于福建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些再思考. 张文锦. 2009
[16]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7]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分析. ^A周江梅^B1%^A曾玉荣^B2%^A蔡春继^B3%^A吴越^B4. 2005
[18]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 2016
[19]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王海平,许标文,陈志峰,曾玉荣. 2015
[20]产量及面积视角的中国水稻生产变动. 黄欣乐,郑百龙.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棕榈粕-豆粕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作者:毛方华;陈倩倩;史怀;刘国红;郑回勇;张海峰
关键词:微生物固态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棕榈粕
-
福建省2000-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作者:江川;朱业宝;陈立喆;李清华;张海峰;王金英
关键词: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
-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
-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作者:林霜霜;陆佩兰;余文权;张海峰;赵杰樑;陈双龙;翁培铭;车建美;葛慈斌
关键词:福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多样性
-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作者:杨德卫;张海峰;余文权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基因
-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作者:张海峰;林霜霜;余文权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
贝莱斯芽胞杆菌协同水虻转化鸡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动态变化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作者:苏明星;陈梅春;陈燕萍;王阶平;张海峰;陈德局
关键词:水虻;贝莱斯芽胞杆菌;鸡粪;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