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霜霜 1 ; 陆佩兰 2 ; 张海峰 1 ; 葛慈斌 1 ; 陈双龙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2.福建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种植面积;产量;变迁特征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73-79
摘要: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获得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福建省农作物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时期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等5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都有向福建省地理重心迁移的趋势;大豆和水稻重心迁移的距离相对较少,分别为6.49km和21.37km;甘薯、花生和茶树重心变化较为明显,迁移距离分别为35.04km、42.17km和68.19km。解析了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陈阳,周先治,马丽娜,林永胜,兰准炳. 2023
[2]福建省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林楠,陈阳,林永胜. 2020
[3]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林霜霜,陆佩兰,余文权,张海峰,赵杰樑,陈双龙,翁培铭,车建美,葛慈斌. 2024
[4]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张海峰,林霜霜,余文权. 2024
[5]不同上海青种质资源NFT栽培条件下产量及品质分析. 王涛,谢鑫鑫,黄语燕,陈永快,廖水兰,吴宝意. 2019
[6]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 罗文彬,李华伟,许国春,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2019
[7]产量及面积视角的中国水稻生产变动. 黄欣乐,郑百龙. 2020
[8]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春兰. 2016
[9]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林梅. 2016
[10]构建服务“三农”科技培训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刘碧云,黄献光,郑熙,黄春兰,林雄. 2013
[11]人均GDP2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福建和谐社会建设. 邓启明,黄跃东,蔡雪雄. 2006
[12]福建省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吴越,林海清,张梅,刘健宏. 2017
[13]福建省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池敏青,李晗林. 2017
[14]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许标文,吴越,林叠. 2010
[15]福建省屋顶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杨有泉,陈国平,邓素芳,陈敏,林忠宁. 2013
[16]《台湾农业探索》创刊30周年暨发行100期贺词. 刘波. 2009
[17]构建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的探讨. 林秀贞,刘善文. 2003
[18]福建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长效运行机制探索. 游建胜,陈华,兰良程. 2011
[19]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陈宇航,陈政明. 2003
[20]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陈义挺,陈婷,卢同,陈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
-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作者:林霜霜;陆佩兰;余文权;张海峰;赵杰樑;陈双龙;翁培铭;车建美;葛慈斌
关键词:福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多样性
-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作者:杨德卫;张海峰;余文权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基因
-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成效与思考
作者:张海峰;林霜霜;余文权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
播期及温度对紫两优737农艺性状、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作者:房贤涛;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陈春霞;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关键词:紫两优737;类黄酮;温度;播期;品质
-
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作者:陈春霞;游晴如;王洪飞;郑建华;房贤涛;董瑞霞;陈双龙;廖发炼;董练飞;黄庭旭
关键词:紫糯杂交稻;分子标记;基因分型;高产;优质
-
一株固态发酵豆粕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应用
作者:陈倩倩;葛慈斌;刘波;王阶平;刘国红;车建美;李慧敏;刘欣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真菌毒素;纤维素酶;豆粕;固体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