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伟 1 ; 王亚军 1 ; 李立杰 1 ; 沈子伟 2 ; 倪朝辉 2 ; 谭凤霞 1 ; 柴毅 1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三苯基锡;聚苯乙烯微塑料;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药物蓄积程度系数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2 年 52 卷 004 期

页码: 106-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生物,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R=200 nm)为染毒物质,进行三苯基锡单独暴露以及与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的毒性试验,揭示三苯基锡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规律以及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三苯基锡急性毒性的调节作用.在水温(20.0±1.0)℃、溶氧充足(≥6.5 mg/L)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6个浓度组(0.01、0.016、0.024、0.037、0.058和0.09 mg/L)和一个空白对照组,聚苯乙烯微塑料浓度为1 mg/L.结果显示,三苯基锡单独暴露对大鳞副泥鳅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086、0.037、0.026和0.019 mg/L,安全浓度(SC)为0.002 mg/L,药物蓄积程度系数(MAC)随实验时间延长呈较快下降趋势.三苯基锡与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组(0.037、0.058 mg/L)100%的死亡率较三苯基锡单一毒性结果均有延迟,而高浓度组(0.09 mg/L)无显著变化,表明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三苯基锡的急性毒性具有延缓作用且存在浓度阈值.

  • 相关文献

[1]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张潇峮,王伟,罗鸣钟,柴毅,沈子伟,倪朝辉. 2020

[2]4种常用药物对克氏双锯鱼稚鱼急性毒性试验. 叶乐,杨其斌,王雨,陈旭. 2009

[3]对硝基酚对稀有鲫胚胎的急性毒性. 辛苗苗,危起伟,王志坚,陈慕飞,陈冬明,孙庆亮. 2014

[4]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陈光芸,张惠芬,徐钢春,聂志娟,顾若波. 2012

[5]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研究. 吴松,黄晓丽,陶月,覃东立,陈中祥,郝其睿,高磊,王海涛,孙言春,王鹏,张颖. 2023

[6]四种水产药物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徐滨,聂媛媛,魏开金,邓龙君,甘维熊,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7

[7]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毒性试验. 温为庚,杨其彬,王雨,黄建华,江世贵. 2008

[8]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胁迫效应. 唐峰华,沈盎绿,樊伟,沈新强,冯波. 2010

[9]翘嘴红Bai鱼苗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朱华平,谢刚,黄樟翰,卢迈新,黄伟星,肖学铮. 2003

[10]翘嘴红鲌鱼苗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鲐. 朱华平,谢刚,黄樟翰,卢迈新,黄伟星,肖学铮. 2003

[11]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马宝珊. 2014

[12]4种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赵朝阳,周鑫,徐增洪,王桂芹,戈贤平. 2009

[13]翘嘴红鲌对水产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朱华平,黄樟翰,谢刚,卢迈新,黄伟星,肖学铮. 2003

[14]大鳞副泥鳅肾脏的胚后发育组织学观察. 刘亚秋,王志坚,李新辉,常藕琴. 2018

[15]3种单糖对大鳞副泥鳅精子活力的影响. 苏应兵,廖咏玲,杨代勤,林洋. 2011

[16]低剂量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Ⅰ轴的毒性效应. 刘伟,钟利桥,解华晓,吴路银,姚凡,倪朝辉. 2018

[17]低剂量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的毒性效应. 刘伟,钟利桥,解华晓,吴路银,姚凡,倪朝辉. 2018

[18]Cr~(6+)对牙鲆仔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崔剑斌,孙朝徽,赵雅贤,任建功,张晓彦,王桂兴,都威,侯吉伦,宫春光,王玉芬. 2019

[19]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花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聂志娟,徐钢春,顾若波. 2011

[20]NaHCO_3碱度对5种幼鱼的生存及鳃、肾组织的影响. 杨建,徐伟,耿龙武,关海红,党云飞,李晨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