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传统腌制鱼类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燕燕 1 ; 赵志霞 2 ; 李来好 2 ; 杨贤庆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腌制鱼类产品;食盐渗透;蛋白质;风味;工艺技术;质量安全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7

摘要: 鱼类腌制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水产加工食品。但长期以来,传统腌制鱼类制品的技术发展滞后,随着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现代消费的需求,迫切需要对传统腌制鱼类的加工技术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和技术创新。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传统腌制鱼类产品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对鱼类腌制过程中食盐渗透、蛋白质、风味、加工工艺、品质、货架期、亚硝基化合物、生物胺、脂肪氧化等方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今后腌制鱼类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腌制鱼类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水发鱼皮工艺研究. 周婉君,王剑河,吴燕燕,李来好,郝淑贤,岑剑伟,陈胜军. 2007

[2]罗非鱼休闲食品的工艺技术研究. 周婉君,李来好,吴燕燕,郝淑贤,岑剑伟,魏涯,林婉玲,杨少玲. 2014

[3]鲟龙鱼头罐头加工. 周婉君,岑剑伟,李来好,吴燕燕,黄卉,魏涯,郝淑贤. 2015

[4]高水分半干牡蛎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杨贤庆,陈胜军,李来好,周婉君,石红,郝淑贤,吴燕燕,岑剑伟. 2006

[5]半滑舌鳎工厂化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研究.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兰功刚,曲建忠,马学坤,蔡文超,关健. 2007

[6]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7]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周婉君,岑剑伟,吴燕燕,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石红. 2011

[8]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 王悦齐,李春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魏涯. 2018

[9]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协同发酵优化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风味. 赵永强,王安凤,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 2019

[10]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11]池塘循环水养殖对混养草鱼食用品质的影响. 温利,李温蓉,陶玲,安玥琦,刘茹,李谷,熊善柏. 2023

[12]银鲑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评价与特征风味分析. 赵玲,曹荣,刘淇,高峰涛,胡梦月. 2022

[13]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比较. 曹荣,刘楠,王联珠,刘淇. 2019

[14]蓝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与主要风味分析. 赵玲,胡梦月,曹荣,刘淇,孟凡勇. 2023

[15]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王善宇,赵玲,孙慧慧,刘淇,曹荣,薛勇. 2023

[16]水产品中甜菜碱的功能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崔雅楠,穆迎春,韩刚,宋金龙,徐锦华,许玉艳. 2021

[17]饲料中L-肉碱对斑节对虾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吴成福,江世贵,林黑着,李刘冬,周发林. 2008

[18]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杨贤庆,夏国斌,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志明. 2013

[19]咸鱼风味的研究进展. 丁丽丽,吴燕燕,李来好. 2011

[20]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划分对大菱鲆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庄小妹,郭全友,郑尧,魏帮鸿,杨絮.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