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娜 1 ; 金惠玉 2 ; 徐飞 1 ; 初众 1 ; 张彦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2.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关键词: 香荚兰;浸提时间;香草醛;风味物质;理化指标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7 期

页码: 299-304+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香荚兰浸提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变化,采用乙醇常温浸提香荚兰,对不同浸提时间下浸提液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主要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的综合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40 d>20 d>30 d>10 d>50 d。色泽随浸提时间延长逐渐加深,其中L*值呈现降低的趋势,a*、b*、c*值呈现增加的趋势。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浸提时间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香荚兰中4种主要风味物质(香草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浸提40 d时最高,分别为1.732%、0.2820%、0.1176%和0.0623%。香荚兰浸提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出36种,其中浸提10、20、30、40、50 d的浸提液分别检测出15、27、15、23和20种。综合理化指标与风味物质检出结果得到乙醇常温浸提最佳时间为40 d,为香荚兰酊剂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左文健,陈惠琴,李晓东,王振辉,戴好富,王金辉. 2011

[2]超临界萃取气质联用定量分析香草兰四种物质. 朱红梅,刘佳琪,徐飞,张彦军,田建文,胡辉. 2018

[3]香草兰产业开发与应用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赵建平,王庆煌,宋应辉,赖剑雄. 2006

[4]香荚兰浸膏精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徐飞,李娜,初众,张彦军. 2018

[5]香荚兰细胞培养及产香兰素研究初报. 张树珍,曾宪松,郑学勤,陈惠吟,昝丽梅. 1999

[6]海南香荚兰产业化发展种植模式探讨. 赵建平,赖剑雄,宋应辉. 1999

[7]香荚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 陈雪华,吕岱竹. 2010

[8]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霍建文,张筠,徐飞,张彦军,初众. 2018

[9]海南发展香草兰种植模式初探. 朱自慧. 2003

[10]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梁淑云,吴刚,杨逢春,张翠玲,文慧婷. 2009

[11]海南兴隆香荚兰产业化初探. 朱红英,朱自慧. 2002

[12]香荚兰细细胞培养及产香兰素研究初报. 张树珍,曾宪松. 1999

[13]香荚兰蕊喙结构生长发育研究. 苏凡. 2025

[14]基于弱极性溶剂萃取的白兰花开花过程七个阶段风味物质成分分析. Hu Rongsuo,胡荣锁,Lu Shaofang,卢少芳,Xu Fei. 2014

[15]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风味品质分析. 朱红梅,田建文,张彦军,徐飞,初众. 2017

[16]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煮制方式和时间对白胡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吴桂苹,王卫云,谷风林,朱红英,宗迎. 2021

[17]白胡椒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分析. 吴桂苹,谷风林,房一明,朱红英. 2017

[18]基于非极性溶剂萃取的白兰花7个开花阶段风味物质成分分析. 胡荣锁,卢少芳,徐飞,刘红,谷风林. 2015

[19]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林丽静,马丽娜,黄晓兵,龚霄. 2019

[20]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苗红霞,金志强,孙佩光,刘伟鑫,魏守兴,徐碧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