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公海柔鱼类资源丰度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峰华 1 ; 崔雪森 1 ; 樊伟 1 ; 张胜茂 2 ; 范秀梅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3.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柔鱼类;资源丰度;海洋环境;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海流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6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153-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002-2014年的公海柔鱼类(Ommastrephidae)渔场的渔获资料结合同期海洋环境数据,采用渔获产量重心算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 Castellanos)和东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三大公海柔鱼类渔场重心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主要海洋环境因子(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对渔场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高产的最适海表温度区间为15~20℃,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20~0.60 mg/m3;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最适海表为9~14℃,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60~1.65 mg/m3;东太平洋秘鲁茎柔鱼渔场最适海表温度为18~23℃,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16~0.40 mg/m3。GAM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海表温度与资源丰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中心渔场具有关键的指示作用。渔场位置一般出现在不同海流流隔的交汇区,研究认为可根据渔场变化的海况信息及时调整渔场的作业区域,提高生产效率。

  • 相关文献

[1]海洋环境因子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 唐峰华,史赟荣,朱金鑫,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5

[2]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伍玉梅,郑丽丽,崔雪森,戴阳,唐峰华,樊伟. 2011

[3]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初步研究. 李继龙,唐援军,郑嘉淦,贾静,李小恕. 2007

[4]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要素的研究. 唐峰华,靳少非,张胜茂,崔雪森,伍玉梅,刘健,黄洪亮. 2014

[5]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唐峰华,樊伟,伍玉梅,史赟荣,岳冬冬,崔雪森. 2015

[6]时空及环境因子对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斑资源丰度的影响. 李敏,徐宾铎,麻秋云,张崇良,任一平,万荣,纪毓鹏. 2017

[7]基于灰色系统的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灾变预测. 张磊,陈新军,汪金涛,吴洽儿. 2020

[8]基于优化灰色模型的南海鸢乌贼资源丰度预测. 周茜涵,吴洽儿,周艳波,谢恩阁,马胜伟. 2021

[9]基于卫星遥感的赤潮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伍玉梅,王芮,程田飞,唐峰华,张胜茂. 2019

[10]MODIS卫星遥感监测太湖蓝藻的初步研究. 沙慧敏,李小恕,杨文波,李继龙. 2009

[11]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研究. 王翠华,李国锋,李杰,吴彦. 2009

[12]基于GOCI的东海叶绿素a浓度3种反演算法的对比及其昼变化分析. 王芮,伍玉梅,杨胜龙,崔雪森,王琳,张胜茂. 2018

[13]南沙海域(蜮)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4]新型表层漂流浮标体设计分析. 王鹏,胡筱敏,熊学军. 2017

[15]丁字湾水文环境特征. 陈聚法,周诗赉,马绍赛. 1997

[16]南海中沙西沙海域海樽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7]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学研究. 唐峰华,崔雪森,樊伟,沈建华,伍玉梅. 2011

[18]南沙海域虫戎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9]船型桁架结构网箱单点系泊受力试验研究. 吴元紧,黄小华,刘海阳,胡昱,陈昌平,袁太平,王绍敏,陶启友. 2021

[20]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其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影响. 陈聚法,赵俊,孙耀,方建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