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亚兵 1 ; 冉乾松 2 ; 蒲璐璐 1 ; 段学艺 1 ; 王敏 1 ; 戴宇樵 1 ; 张拓 1 ; 刘忠英 1 ; 潘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关键词: 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01 期

页码: 1-9

摘要: 红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其加工步骤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中发酵是红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关于红茶发酵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已有文献表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比例、酶种类及其活性、温度、湿度、pH,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等内部及环境因素均会影响红茶品质特征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常用的品质调控技术主要包括新发酵技术、冷冻萎凋技术、外源酶技术以及光质.未来研究重点将是优化红茶适制品种培育、环境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微生物对红茶发酵品质的影响机制和加工设备智能化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红茶的滋味品质和推进红茶新研究进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相关文献

[1]绿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乔大河,陈娟,梁思慧,杨春,李燕,郭燕,密孝增,陈正武. 2022

[2]不同光质对五彩椒腋芽萌发的影响研究. 徐海峰,李海燕. 2017

[3]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班甜甜,李晓慧,马超. 2019

[4]光质对半夏生长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陈韵,朱国胜,郭巧生,王长林,刘作易. 2013

[5]光质萎凋对茶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方仕茂,黄文静,刘忠英,潘科. 2020

[6]不同光质条件下紫色芹菜花青素响应机理分析. 钟秀来,罗庆,张德军,杨会,王青青,王堃,谭国飞. 2021

[7]茶黄素及其母体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 雷志伟,郭灿,郑文莉. 2016

[8]通氧时间对红茶发酵汤色的影响. 潘科,冯林,沈强,申东. 2013

[9]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10]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11]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12]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成分测定. 杨春,周雪,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郑文佳. 2016

[13]茶花红茶窨制技术初探. 申东,何萍,喻园,范定松,张畅,喻云春. 2017

[14]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15]红茶发酵研究进展. 陈娟,潘科. 2018

[16]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绿茶与红茶咖啡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龚雪,周顺珍,陈娟,杨春,郭燕,陈正武. 2018

[17]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18]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叶相状态及主要理化成分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9]不同外形凤冈红茶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分析. 王俊红,周朝学,安涛,金祥生,简练双,刘晓霞. 2023

[20]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龚雪,郑文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