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夏长杙 1 ; 杨天根 1 ; 翟精武 1 ; 蒲璐璐 1 ; 刘亚兵 1 ; 王敏 1 ; 杨慧 1 ;
作者机构: 1.安顺学院/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农村局;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普定县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白茶;工艺条件;茶树品种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04 期
页码: 160-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白茶属微发酵茶,不同茶树品种制作工艺白茶鲜醇可口和花香浓郁的品质有所差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茶中多酚类物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生物碱和可溶性糖等内含物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导致白茶外形、色泽及冲泡后汤色、滋味和香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赋予了独特的品质特征.白茶的品质形成十分复杂,其成分的组成、含量及所表现的香气特征受茶树品种和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鉴于此,为推动工艺白茶产业的发展,挖掘白茶品质形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白茶在萎凋和干燥过程中品质形成机制,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和工艺条件对白茶品质影响原因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升白茶品质、优化白茶加工工艺及利用和选育更多不同茶树品种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物候期的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高秀兵. 2011
[2]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的物候期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 2010
[3]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赵华富,高秀兵,刘晓霞,曹雨,周顺珍,周国兰. 2016
[4]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梁远发,刘声传,王家伦,陈正武,鄢东海,刘红梅,周宇. 2011
[5]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6]同一生境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吸收累积特征. 周宇,刘声传,梁远发,王家伦,刘红梅,魏杰. 2012
[7]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 杨春,李帅,陈正武,乔大河,陈娟,孟泽洪. 2019
[8]不同绿盲蝽抗性茶树品种新梢挥发物组成比较. 杨春,陈正武,郭燕,乔大河,李帅,孟泽洪. 2018
[9]三个黔育茶树品种的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王雨鑫,杨慧,刘建军,杨春,陈正武,马友力,邓燕莉. 2020
[10]不同茶树品种试制都匀毛尖茶感官品质与生化特征对比研究. 王静,何萍,郭飞,赵华富,陈娟,刘晓霞,席亚楠,曾廷廷,石杨,王家伦. 2022
[11]灵芝菌对贵州3个茶树品种后发酵夏秋黑毛茶滋味特征的影响. 刘亚兵,罗学尹,戴宇樵,王敏,冉乾松,蒲璐璐,潘科. 2023
[12]机采茶树品种筛选及早期鉴定研究进展与展望. 郭燕,杨春,梁思慧,汪安然,陈正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贵州茶文博旅游模式SWOT分析——以湄潭现代茶文化博物馆聚落为例
作者:胡伊然;王敏;周开迅
关键词:茶文博旅游;贵州湄潭;茶文化博物馆聚落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冉乾松;杨天根;翟精武;刘亚兵
关键词:黄茶;闷黄;人工感官;成分检测;模式识别;智能仿生技术
-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王敏;黄莎;张瑞茂;李杨;王芳;杨元雨;王转转;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DW871;油菜素内酯;赤霉素;生长素;独脚金内酯
-
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八十四年回顾
作者:王敏;杜龙龙;刘亚兵;刘晓霞;胡伊然
关键词:贵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