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和弹状病毒病二联灭活疫苗毒种及种子批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霞 1 ; 付小哲 1 ; 林强 1 ; 刘礼辉 1 ; 牛银杰 1 ; 梁红茹 1 ; 李宁求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鳜鱼病毒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弹状病毒(SCRV);毒种库;种子批;二联灭活疫苗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01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和弹状病毒(SCRV)二联灭活疫苗毒种库及种子批.[方法]以ISKNV-QY0910株和SCRV-GM1503株为原始毒种,扩繁10代(F1~F10后检测各代病毒对鳜鱼脑组织细胞系(CPB)的致病性及其滴度,并检测其对鳜鱼的毒力.PCR扩增ISKNV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RT-PCR法扩增SCRV G蛋白基因序列,检测ISKNV和SCRV毒种的特异性.对F1,F5和F10代ISKNV,SCRV毒种进行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RANA)和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检验毒种的纯粹性.分别将F1,F5和F10代ISKNV,SCRV病毒液用甲醛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免疫鳜鱼21 d后攻毒,连续观察14 d,待鱼体稳定后统计死亡率并计算免疫保护率(RPS).将ISKNV和SCRV毒种湿毒保存于-80℃冰箱,每6个月取3支检测病毒滴度,以确定毒种的保存期.[结果]各代次毒株感染CPB细胞后产生的CPE形态及病变速度基本相同,SCRV滴度为108.58~108.875 TCID50/mL,ISKNV滴度为107.38~107.625 TCID50/mL.F1,F5和F10代ISKNV按104 TCID50/mL,SCRV按106.5 TCID50/mL对鳜鱼攻毒(每尾0.1 mL),致死率均超过90%.ISKNV和SCRV各代次毒种可分别扩增出1 300 bp的MCP基因和1 500 bp的G基因,特异性良好.ISKNV,SCRV毒种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和神经坏死病毒污染.各代次病毒灭活疫苗对鳜鱼安全有效,免疫保护率ISKNV可达92%以上,SCRV可达84%以上;湿毒-80℃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结论]10代以内ISKNV和SCRV的生物学特性稳定,可用于鳜鱼ISKNV和SCRV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