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灵芝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柯 1 ; 陈尚兵 1 ; 苗敬芝 2 ; 秦苏佳 1 ; 高贝贝 1 ;

作者机构: 1.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

2.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关键词: 灵芝;微胶囊化;发酵;饮料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

ISSN: 1004-471X

年卷期: 2016 年 12 期

页码: 1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择灵芝优良菌株,活化,液体发酵培养,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微胶囊化灵芝,探讨微胶囊化工艺和微胶囊化培养条件,将发酵液过滤,取滤液与柠檬酸、蔗糖、蜂蜜等按一定比例调配,经均质、灌装、杀菌等制得饮料成品,探讨饮料稳定性条件和饮料调配条件,进行感官评定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5.0%,氯化钙浓度2.1%,海藻酸钠与菌丝球的比例1︰2;微胶囊化最佳培养条件为pH 8.5,温度27℃,培养8 d;稳定剂最佳配比为CMC-Na 0.30%,黄原胶0.06%,β-环状糊精0.60%;保健饮料最佳配方为蜂蜜1.7%、调配液17%、柠檬酸0.09%、蔗糖6%;研制出的灵芝微胶囊化发酵饮料口感好,营养丰富,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相关文献

[1]灵芝、金针菇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董玉玮,张建萍. 2017

[2]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3]菊芋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张宏志,马艳弘,李亚辉,黄玉玲,唐伯平,周春霖. 2015

[4]微囊化酿酒酵母FM-S-115的高密度培养. 韦梦婷,王英,刘文瑞,葛达娥,董明盛,周剑忠. 2020

[5]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 李勇,宋慧,唐仕荣,张挺,徐晓薇. 2014

[6]甘薯果肉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朱红,钮福祥,徐飞,张爱君,朱磊. 2003

[7]中温α-淀粉酶水解糯玉米汁的工艺条件. 苏爱梅,吴海燕,唐明霞,陈慧. 2015

[8]18种玉米组分对其饮料产品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 唐明霞,陈惠,顾拥建,冯英委,陆虎华,陈洁. 2014

[9]芦荟汁饮料工艺研究. 王永军,周玲,陆新龙,徐秋芳. 2003

[10]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型饮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董玉玮,苗敬芝,曹泽虹,刘辉. 2014

[11]液体发酵杏鲍菇-牛蒡茉莉花茶饮料的研制. 董玉玮,苗敬芝. 2021

[12]复合型甘薯茎尖饮料的研制. 王炜,李鹏霞,王毓宁,胡花丽. 2009

[13]酶处理工艺对紫心甘薯饮料品质的影响. 李春阳,张红城,李建军,曹建民. 2008

[14]桦褐孔菌复合饮料配方优化及抗氧化能力评价. 李亚楠,朱蕴兰,陈宏伟,王文斌,方文艳. 2022

[15]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徐栋栋,董玉玮. 2014

[16]灵芝和金针菇混和发酵提高锌产量的工艺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耿治飞. 2013

[17]响应面法优化甘草固体发酵灵芝产三萜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董玉玮,高甜惠,潘文艺,苗敬芝,曹泽虹. 2016

[18]优良灵芝菌株的筛选及其栽培配方优化. 温以斌,王洪林,李冠喜,樊继伟,李荣花,梁长东,杨和川,代慧敏. 2016

[19]灵芝、杏鲍菇混合发酵牛蒡白果茶饮料的研制. 王凡,葛蒙蒙,高忠辉,王振宇,苗敬芝,董玉玮. 2019

[20]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吴明忠,沈爱光.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