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祥春 1 ; 黄泽鹏 1 ; 黎家妍 1 ; 邹永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鲜切马铃薯;褐变;色差;酶活性

期刊名称: 农产品加工

ISSN: 1671-9646

年卷期: 2018 年 23 期

页码: 6-10+14

摘要: 为探索氧化白藜芦醇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氧化褐变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采用质量分数0.005%,0.010%和0.020%氧化白藜芦醇溶液清洗鲜切加工后的马铃薯切片,以水清洗为负对照,以间苯二酚和VC的复配溶液清洗处理为正对照,观察评价贮藏期间切面色差、整体感官品质(OVQ)、褐变程度,以及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多酚氧化酶(PPO)、络氨酸酶(TY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和变化。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清洗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马铃薯切片的色泽(较高的L*值和ΔE*值及较低的a*值)和OVQ,维持贮藏后期的Ho值,抑制贮藏期内马铃薯切面褐变现象的产生,延长贮藏期。同时,可一定程度地降低PPO和TYE活性,增强CAT和SOD活性。结果表明,氧化白藜芦醇的清洗效果好,其对鲜切马铃薯切片在贮藏期内的品质有一定的保持作用。

  • 相关文献

[1]采收时间对不同保鲜环境荔枝耐贮藏能力的影响. 徐赛,杨慧,陈岩,王富华,孙秀秀,陆华忠. 2018

[2]壳聚糖涂膜结合浸钙处理对芒果褐变及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蒋侬辉,何万欢,孟祥春,易干军,钟云,李春雨,彭珊珊. 2010

[3]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4]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5]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色差变化研究. 苗爱清,舒爱民,胡海涛,凌彩金,庞式. 2009

[6]荔枝果实采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邓义才. 1997

[7]荔枝果实复合保鲜剂的筛选及其常温保鲜效果的研究. 刘佩,韩冬梅,莫蔼妍,武惠桃,罗焘,郭晓萌,吴振先. 2020

[8]香蕉酶促褐变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徐志宏. 2004

[9]绿茶饮料汤色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孙世利,潘顺顺,凌彩金,晏嫦妤,卓敏,赵超艺. 2008

[10]香蕉多酚氧化酶褐变性质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胡飞. 2004

[11]热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 万鹏,刘亮,潘思轶,徐玉娟. 2010

[12]自发气调包装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 罗政,傅红光,戴凡炜,王玲,陈飞平,叶明强,戚英伟,陈于陇. 2024

[13]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英文). 吴振先,季作梁,韩冬梅,陈维信,朱世江,苏美霞. 2006

[14]荔枝保藏中的褐变研究进展. 邓义才. 1996

[15]气调包装对带叶荔枝褐变及品质的影响. 于茂兰,陈于陇,徐玉娟,吴继军,王生有. 2014

[16]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黄桃果肉褐变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 龚意辉,李丽梅,黄华,李论,田宗琼,张娟,曾永贤,陈致印. 2023

[17]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方法. 崔堂兵,郭勇,张长远. 2001

[18]相对湿度对半干型荔枝干货架期褐变的影响. 陈洁珍,陈玉旭,吴洁芳,欧良喜,蔡长河. 2017

[19]谷氨酰胺对人工饲养新生仔猪小肠粘膜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蒋宗勇,郑卫川,林映才,郑春田. 2009

[20]棚膜和整枝方式对‘早黑宝’葡萄光合特性与SOD、POD活性的影响. 郭栋梁,乔燕春,李建光,韩冬梅,李荣,潘学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