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祥春 1 ; 黄泽鹏 1 ; 肖志丹 1 ; 凡超 1 ; 向旭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荔枝;糖;有机酸;挥发性风味;风味指纹图谱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68-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和风味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理化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糖、酸、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结果】4个优质品种仙进奉(Xianjinfeng,XJF)、水晶球(Shuijingqiu,SJQ)、佛绿(Folü,FL)和冰荔(Bingli,BL)的平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大,均比传统品种怀枝(Huaizhi, HZ)略高,而XJF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较均等,HZ和其他3个优质品种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可滴定总酸与苹果酸含量的高低依次为XJF>HZ>SJQ>BL>FL。XJF和FL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HZ,而SJQ和BL低于HZ。与HZ相比,XJF、SJQ和BL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明显独立的特征峰区域,聚类分析显示,BL和HZ的总挥发性风味差异最小,XJF次之,而FL和SJQ与HZ差异最大。【结论】4个优质荔枝的品质指标与HZ相比有不同的差异,而具有品种特异性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和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糖、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可作为荔枝优质品种的品质评价指标。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桑椹中糖酸组成和甜酸风味评价. 吕辉华,吴继军,廖李,陈学玲,王俊,汪兰,吴文锦,丁安子,程薇. 2016

[2]杨梅成熟期间有机酸、糖的动态变化分析. 蒋侬辉,钟云,曾继吾,易干军. 2013

[3]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鲜荔枝果肉中10种有机酸含量. 王思威,刘艳萍,王潇楠,孙海滨. 2019

[4]黄金百香果采后贮藏过程品质分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鉴定. 孟祥春,黄泽鹏,凡超,向旭. 2020

[5]龙眼贮藏期间果实中糖和果胶含量的变化. 韩冬梅,吴振先,刘用刚,陈维信. 2002

[6]几种干燥方式对金针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唐秋实,陈智毅,刘学铭,杨春英,王思远,林耀盛. 2015

[7]烘烤中广式腊肠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脂质的变化. 龙卓珊,徐玉娟,杨万根,潘思轶,唐道邦. 2010

[8]荔枝果汁饮料和荔枝原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移兰丽,余元善,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邹波. 2016

[9]不同干燥工艺对杏鲍菇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唐秋实,刘学铭,池建伟,陈智毅,李升锋,杨春英. 2016

[10]累积光密度法研究山药淀粉的糖/水热糊化机制. 李倩,高群玉. 2017

[11]冬枣粉吸湿的色泽、热力学特性及糖物质基础分析. 夏晓霞,薛艾莲,寇福兵,赵吉春,温靖,肖更生,曾凯芳,明建. 2022

[12]黄皮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冯莉,蒋素梅. 2007

[13]糖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刘志霞. 2009

[14]广东客家黄酒10种有机酸的HPLC分析. 高云超,宫晓波,杨春英,池建伟,杨春丽,林耀盛,姚锡缜,李振伟,肖丽梅. 2021

[15]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李贞明,邓衔柏,余苗,容庭,马新燕,邓近平,邹新华,邓百川,马现永. 2021

[16]青梅中有机酸的种类及营养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余洋洋,徐玉娟,余元善,杨帆,邹波,胡燕,朱娅媛. 2020

[17]骏枣果醋发酵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及风味成分分析. 卜智斌,徐玉娟,温靖,余元善,刘昊澄,邹波,周珊珊. 2020

[18]金针菇菌糠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比较. 赵晓丽,刘学铭,陈智毅,叶运寿,黄清华,郑列宜. 2012

[19]有机酸对桑椹花色苷的辅色作用及其热降解动力学规律. 陈湘粤,高群玉,李倩,廖森泰,邹宇晓. 2022

[20]不同生长时期茶枝柑果实品质分析. 陈玉婷,傅曼琴,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