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亮 1 ; 张舒 1 ; 常向前 1 ; 杨小林 1 ; 袁斌 1 ; 程建平 1 ; 赵锋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华中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害虫种群;发生;影响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93-96

摘要: 旨在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影响,为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13—2015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于水稻生长季调查3种栽培模式的主要害虫种群发生量。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各栽培模式间的差异显著性。3种栽培模式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比较3种栽培模式下的水稻螟虫(大螟为主,二化螟较少)发生和为害可知,机械直播田的螟虫前期株为害率较高,且后期仍维持较高的为害率,明显高于人工栽插和机械插秧田(P<0.05)。推广机械直播时,应考虑调整播期,尽可能地避开或减少螟虫为害。

  • 相关文献

[1]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2]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 2016

[3]6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英文). 张舒,吕亮,常向前,程建平,余永志,钟爱荣. 2016

[4]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唐一龙,张家学. 2016

[5]水稻施用不同比例配方肥的增产效应分析. 马自波,李荣,王小燕,叶琴玲,胡时友. 2017

[6]六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张舒,吕亮,常向前,程建平,余永志,钟爱荣. 2015

[7]慎防今冬柑桔受冻. 张力田. 2009

[8]恩施州雪莲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甘国菊,由金文,郭汉玖,蔡芳,郭杰,刘海华,何银生. 2015

[9]黄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甘国菊,刘海华,杨永康,林先明,郭杰,郭汉玖,何银生. 2017

[10]头顶一颗珠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甘国菊,杨前富,甘国莲,甘国伟,廖朝林,郭汉玖,林先明,郭杰,杨永康. 2010

[11]贯叶连翘与独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甘国菊,杨永康,林先明,郭杰,廖朝林,郭汉玖,余启高,刘海华,甘国莲,甘国伟. 2009

[12]湖北广水萝卜病毒病的分子鉴定与防治. 袁伟玲,袁尚勇,甘彩霞,崔磊,邓晓辉. 2015

[13]厚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甘国菊,杨永康,廖朝林,郭汉玖,林先明,郭杰,游景茂,余启高. 2011

[14]江汉平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主害代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石尚柏,齐立,万鹏,罗汉刚,李冬梅,王玲. 2001

[15]甘味绞股蓝不同栽培模式及富硒栽培研究. 李卫东,陈永波,黄光昱,郑威,刘金龙,胡百顺,程群,朱云芬. 2014

[16]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蔬菜基地为例. 陈德元,周传宝,郭征球,李书谦. 2014

[17]油菜秸秆还田下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程建平,李进兰,李阳,徐得泽,赵锋,汪本福,张枝盛,费利红,张璟. 2018

[18]香辛料对酱鸭风味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王强,李静,范亚苇,邓泽元,杜金平. 2010

[19]种植季节对晚籼98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洁,黄岭,刘良军,严伟. 2011

[20]微小RNA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陈芳,张昊,魏金涛,杨雪海,赵娜,张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