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明 1 ; 李纯厚 1 ; 张汉华 1 ; 贾晓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丰度;群落结构;海南岛以南海域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07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23-30+109-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掌握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1998-1999年对其进行了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经显微镜检,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0种(包括23个变种和5个变型)。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一区域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丰度变动和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显示,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物种丰富,以硅藻门和甲藻门为主;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显著。其优势种的暖水性、高盐性或广盐性特征明显。冷季以广温种小舟形藻(Navicula subminuscula)占优势,随气温回升,暖水性种类优势地位突出。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差异小,以硅藻门丰度占优势,但与冷季相比,暖季中甲藻门和蓝藻门丰度明显上升。4月和9月的高丰度中心位于西部海域北部湾湾口附近,1月和12月则出现在中东部水域。聚类结果显示各浮游植物群落组分无明显的斑块分布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4月和9月高于1月和12月;群落稳定性以12月份为最差;中南部水域群落稳定性较差。总之,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具独特的热带开阔海域生物区系特征。冷暖季群落特征有明显差异。海域水文条件对群落特征的影响复杂。

  • 相关文献

[1]粤西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林华剑,徐姗楠,刘永,龚玉艳,李纯厚. 2016

[2]庐山西海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丁娜,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4

[3]榕江下游流域夏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粟丽,黄梓荣,陈作志. 2017

[4]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1960—2010). 栾青杉,康元德,王俊. 2017

[5]水东湾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粟丽,黄梓荣,陈作志. 2015

[6]长岛南部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周年变化. 时永强,栾青杉,单秀娟,韦超,赵永松,孙策策,金显仕. 2024

[7]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马超,于莹,侯纯强. 2015

[8]春季和夏季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于莹,马玉艳,陈卫,王群山,张武昌. 2016

[9]2013年夏威夷东南部海区表层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 王超锋,李海波,张武昌,赵丽,赵苑,肖天. 2016

[10]用于海洋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引物比较. 付璐璐,李思琦,甄毓,米铁柱. 2019

[11]夏季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袁涛萍,李恒翔,李路,王卉,杨长平. 2017

[12]连江浮游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高原,赖子尼,李捷,王超,曾艳艺,刘乾甫,杨婉玲. 2013

[13]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明典,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杨青瑞,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李志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绍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黄木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吴志新. 2006

[14]绿藻浒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张雪,栾青杉,孙坚强,王俊. 2013

[15]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16]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 2010

[17]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18]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彭如雁,李德亮,戴媛媛,高燕,张晶伟. 2016

[19]南黄海夏初网采浮游植物分布与长期变化. 杨洋,孙晓霞,郑珊,赵永芳. 2016

[20]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