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的环境分布、毒性和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萌萌 1 ; 谭志军 1 ; 吴海燕 1 ; 郑关超 1 ; 付树林 1 ; 彭吉星 1 ; 李风铃 1 ; 翟毓秀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环境分布;生物转化;毒性;水生生物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25-37

摘要: 全氟羧酸(perfluorocarboxylic acids,PFCAs)为具有生物富集性、多脏器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一类全氟烷基物质,其在环境和生物介质中广泛存在。研究表明,PFCAs的前体物质为生物体内PFCAs污染的间接来源,因此PFCAs的前体物质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环境分布、毒性和生物转化等方面为视角总结研究进展。水环境是PFCAs及其前体物质存在的重要媒介,膳食摄入是人体暴露于PFCAs污染的最主要途径;PFCAs及其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毒性,如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等,且部分前体物质的毒性大于其本身毒性;PFCAs前体物质的生物转化研究主要聚焦于氟调聚醇类物质(fluorotelomer alcohol,FTOHs),已清晰的虹鳟体内生物转化研究结论为8:2 FTOH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全氧辛酸(PFOA),并伴有其他PFCAs的形成。已有的研究结果为生物体内尤其是水生生物体内PFCAs的源解析、污染特征及生物转化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相关文献

[1]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转化及在其他生物体内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进展. 冉茂霞,吴迪,史永富,顾润润,黄冬梅,席寅峰,汤云瑜,叶洪丽,张璇,方长玲. 2024

[2]壬基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戴媛媛,牛海凤,董玉波,朱琳. 2012

[3]双固相萃取柱净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组织中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 国佼,郭萌萌,吴海燕,翟毓秀,牟海津,卢立娜,谭志军. 2017

[4]氮杂螺环酸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代谢规律. 吴海燕,李清云,邴晓菲,郭萌萌,顾海峰,翟毓秀,谭志军. 2017

[5]栉孔扇贝对8:2FTCA的代谢转化与氧化应激响应. 刘晓玉,国佼,王智,谭志军,翟毓秀,郭萌萌. 2021

[6]水产品中多氯联苯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王帅,田良良,孔聪,韩峰,娄晓祎,叶洪丽,史永富. 2019

[7]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研究进展. 吴海燕,郭萌萌,谭志军,李兆新,翟毓秀. 2011

[8]酪胺生物转化生成章鱼胺的研究. 曲映红,陈舜胜,刘志东. 2018

[9]厚壳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蓄积及其对滤食率的影响. 杨越聪,郑关超,赵辉辉,张海涛,谭志军,吴海燕. 2024

[10]8∶2氟调聚羧酸在虾夷扇贝体内的蓄积、分布与转化. 郭萌萌,国佼,李风铃,王智,刘晓玉,翟毓秀,谭志军. 2020

[11]链状亚历山大藻暴露下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蓄积转化规律. 张海涛,吴海燕,郑关超,郭萌萌,冯志华,谭志军. 2023

[12]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 沈新强,晁敏,沈盎绿,王云龙. 2007

[13]FAO和CITES公约对水生物种保护管理的异同. 周宇晶,樊恩源,刘宝祥,冯庚菲,黄瑛. 2010

[14]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悬浮物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分析——以新洲至九江河段为例. 黄翠,刘明典,刘绍平,陈祖欣,梁先友. 2019

[15]长江中下游区增殖放流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照鹏,董芳,杜浩,蔡志宇,沈丽,张辉. 2021

[16]庐山西海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初步调查. 朱挺兵,胡飞飞,孟子豪,李学梅,何勇凤,范春林,杨德国. 2021

[1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吴伟,瞿建宏,陈家长,胡庚东. 2003

[18]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袁华荣,冯雪,李勇,洪洁漳,周治刚,黄泽强. 2017

[19]我国外来水生物种入侵的对策研究. 方平,徐竹青,胡隐昌. 2011

[20]松涛水库水生生物农药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 莫凌,王美欢,林彰文,邢巧,李跃飞,郑晶,任明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