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饥饿对高体革鯻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木娇 1 ; 钟金香 1 ; 颉晓勇 1 ; 朱长波 1 ; 李俊伟 1 ; 王 1 ; 叶国玲 1 ; 鲍虞园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高体革鯻;饥饿;黏液细胞

期刊名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ISSN: 1674-7666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685-16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石蜡组织切片与AB-PAS染色技术研究饥饿0天(S0)、10天(S10)、20天(S20)对高体革消化道黏液细胞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体革饥饿20天后存活率为100%,食道含有Ⅱ、Ⅲ、Ⅳ型黏液细胞, S0组黏液细胞总密度为(2 839.13±261.52)个/mm2,饥饿不影响食道黏液细胞的种类,但S10组黏液细胞总密度减少[(1 546.00±70.02)个/mm2], S20组则表现为增加[(3 095.00±162.04)个/mm2]。S0、S10、S20三组胃部黏液细胞分布差异不大。S0和S10组幽门盲囊含Ⅰ和Ⅱ型黏液细胞, S20组则只有Ⅱ型黏液细胞,总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分别是(215.22±21.52)、(466.31±63.05)、(369.46±43.49)个/mm2。肠道只含Ⅱ型黏液细胞,饥饿使其密度逐渐增多,尤其是后肠,S0、S10、S20组密度分别是(1 683.50±219.64)、(2 068.71±65.38)、(4 622.50±85.60)个/mm2。不同部位黏液细胞对饥饿的响应存在差异,反映消化道不同部位结构功能的差异,饥饿显著影响消化道中Ⅱ型黏液细胞的分布,推测Ⅱ型黏液细胞分泌的变化有可能是高体革响应饥饿应激的敏感指标之一。

  • 相关文献

[1]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消化道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斌,柳学周,徐永江,史宝,朱学武. 2017

[2]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陈侨兰,杨淞,赵柳兰,颜涛,吴浩,李胜杰,王艳,杜宗君. 2016

[3]圆尾鲎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黏液细胞分布. 谢木娇,钟金香,颉晓勇,李俊伟,朱长波. 2018

[4]高体革鯻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郑光明,陈永乐,潘德博. 2011

[5]黄唇鱼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 赵彦花,区又君,李加儿,温久福,周慧. 2019

[6]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 谢木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周慧,王鹏飞,刘奇奇. 2016

[7]四指马鲅稚鱼、幼鱼和成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组织化学研究. 谢木娇,区又君,李加儿,温久福,王鹏飞,王雯,陈世喜. 2015

[8]大口黑鲈消化道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赵柳兰,陈侨兰,杨淞,符红梅,叶星,李胜杰,杨世勇,杜宗君. 2018

[9]大鳞副泥鳅肠道黏液细胞及消化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 刘亚秋,李新辉,王志坚. 2017

[10]高体革鯻仔鱼的摄食特性. 骆豫江,陈昆慈,朱新平,潘德博,李凯彬,刘苏. 2010

[11]高体革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宋红桥. 2010

[12]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潘德博,骆豫江,朱新平,陈昆慈,李凯彬,郑光明. 2009

[13]宝石鲈鱼种繁育与养殖技术. 陈昆慈,朱新平,赵建. 2010

[14]高体革鯻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 骆豫江,朱新平,潘德博,陈昆慈,李凯彬. 2008

[15]四指马鮁稚鱼、幼鱼和成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组织化学研究. 谢木娇,区又君,李加儿,温久福,王鹏飞. 2015

[16]饥饿对条石鲷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09

[17]温度、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影响及初孵仔鱼饥饿耐受力. 徐永江,柳学周,王妍妍,曲建忠. 2009

[18]饥饿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消化酶活性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赵朝阳,周鑫,邴旭文,王桂芹. 2010

[19]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20]饥饿对条纹锯仔鱼的存活、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贾瑞锦,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吴雷明,王鲁,曲江波,赵从明,吴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