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兆祥 1 ; 苗爱清 1 ; 孙世利 1 ; 庞式 1 ; 黄国资 1 ; 吴家尧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花香;红螺春;红茶;加工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20-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花香型红茶红螺春的加工新技术,包括鲜叶采摘、晒青、做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烘、做形、干燥等技术要点,研究了不同做青强度、发酵时间及不同初烘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2]‘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特征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徐旭华,黄文洁,陈旭峰,陈园园,吴绍文,李红建,晏石娟. 2024
[3]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品质比较. 曾愉,陈维,马成英,胡蝶,夏红玲,林威鹏,乔小燕. 2023
[4]可可茶花香与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仰晓莉,李凯凯,叶创兴,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宋晓虹. 2010
[5]国内外红茶香气研究进展概述. 王秋霜,陈栋. 2011
[6]阿根廷马黛茶与广东红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马棉霞,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7]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8]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2018
[9]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10]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11]红茶香气研究进展. 王秋霜,陈栋,吴华玲. 2011
[12]英红九号红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孙世利,操君喜,赖幸菲,潘顺顺. 2015
[13]基于超高频RFID红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凌彩金,刘锦新,吴家尧,王秋霜,刘淑媚,陈海强,赵超艺. 2013
[14]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15]英红九号红茶茶汤色泽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关洁婷,谢郁超,周巧仪,凌彩金. 2020
[16]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17]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潘顺顺,庞式,赖兆祥,曾文伟,赵超艺. 2010
[18]英红6号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卓敏,晏嫦妤,乔小燕. 2009
[19]从我国红茶产业数百年兴衰的启示试论中国红茶的发展思路. 陈栋,刘军,吴华玲,王秋霜,乔小燕,李家贤. 2011
[20]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关键词:茶青;贮青温度;贮青方式;红碎茶;品质
-
英红九号茶蛋白降尿酸肽的酶解制备及不同分子量组分的活性对比
作者:叶灏铎;管晓盛;马凤;毛远辉;孙世利;曹庸;苗建银
关键词:英红九号茶蛋白;酶解;降尿酸肽;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响应面优化;超滤;氨基酸组成
-
普洱茶生茶生化成分及其动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赖幸菲;邓权;范神光;孙伶俐;陈若虹;黎秋华;张镇标;孙世利
关键词:普洱茶;生茶;储存时间;生化成分;老龄小鼠;抗氧化活性
-
闷黄对黄茶香气特征及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夏红玲;苗爱清;陈维;胡蝶;乔小燕;马成英
关键词:黄茶;香气;闷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元统计分析
-
高温长时辉干工艺对广东炒青绿茶香气组分的影响
作者:胡蝶;陈维;马成英;方壮东;黄海英;苗爱清
关键词:辉干;炒青绿茶;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白木香叶茶原料选择及其品质分析
作者:王再花;陈显鹏;杜志坚;赖兆祥;李杰
关键词:白木香;叶茶;芒果苷;氨基酸;感官评审
-
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茶青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
作者:胡蝶;陈维;马成英;吕恩利;苗爱清;乔小燕
关键词:茶青;保鲜;品质;儿茶素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