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小哲 1 ; 方翔 1 ; 李宁求 1 ; 林强 1 ; 潘厚军 1 ; 石存斌 1 ; 黄志斌 1 ; 吴淑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ISSN: 1004-5503
年卷期: 2013 年 v.26 卷 09 期
页码: 1222-122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鳜鱼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细菌ompA序列,通过比对保守区域(88~107 bp,988~1 007 bp)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鳜鱼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扩增ompA基因核心序列,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法扩增ompA基因全长及其上下游序列;应用Vector NTI 9.0对ompA序列进行拼接,应用Vector NTI 9.0、SignalP 3.0对OmpA蛋白的基本参数、信号肽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Blastn分析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ompA基因序列与其他菌种ompA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对其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ompA基因全长为2 004 bp,其中包括ORF 1 059 bp,编码352个氨基酸,5′端侧翼序列271 bp,3′端侧翼序列574 bp;Omp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7 900,等电点为4.94,OmpA蛋白序列N-末端的前20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根据22种细菌的OmpA蛋白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与嗜水气单胞菌SSU株的亲源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5.5%;三维结构分析表明,OmpA蛋白N-末端功能区是由8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片构成的β-折叠桶;OmpA蛋白Asn25~Ala205片段4个环区的平均柔性显著高于其余部位的柔性。结论成功克隆了鳜鱼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ompA基因,并对OmpA蛋白的相关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为嗜水气单胞菌呈递外源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俄罗斯鲟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白莉,陈亚东,夏永涛,许式见,胡谋,沙珍霞. 2018
[2]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3]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4]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5]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6]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7]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8]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9]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10]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11]体外药动模型中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 陈俭清,卢彤岩. 2009
[12]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陈璇,张飞飞,陈志永,隗黎丽,范玉顶,张家奇,徐敏,汤百福,刘彧,钟其旺. 2018
[13]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潘晓艺,沈锦玉,郝贵杰,姚嘉贇,徐洋,尹文林,孙逢明,吴颖蕾. 2011
[14]4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郭秀平,何有根,林明辉,彭勇鳌,曹少卫,潘厚军,石存斌. 2012
[15]水产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陈总会,赵长臣,江小燕,孙承文,黄志斌,巩华. 2019
[16]养殖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崔佳佳,王荻,卢彤岩,李绍戊. 2016
[17]不同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王亚军,孙豪,王芳,林文辉,颜曦,石存斌,汪开毓. 2014
[18]日本沼虾两种抗脂多糖因子的特性研究(英文). 王英慧,修云吉,顾伟,孟庆国,王文. 2017
[19]在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20]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培养基的优化. 陶家发,吴淑勤,潘厚军,石存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VP6 N端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李威;吴辉亮;张澳晴;王英英;郑树城;李莹莹;莫绪兵;任燕;潘厚军;尹纪元;施雯;周文礼;王庆
关键词:草鱼呼肠孤病毒;VP6 N端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抗原性;中和活性
-
印太交汇区八种鱼类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分析
作者:黄红伟;张志新;仲嘉;林强;郭宝英;严小军
关键词:印太交汇区;遗传多样性;扩散;种群连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
罗氏沼虾ATG5的鉴定及其抗菌免疫功能
作者:刘洋;赵飞;文菁;王玲;廖永众;邓玉婷;谭爱萍;巩华;赖迎迢;黄志斌;邵蓬;王飞飞
关键词: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ATG5);嗜水气单胞菌;原核表达;抗菌免疫
-
鲟源海分枝杆菌基因组结构及致病性
作者:龚可立;杨硕;胡思美;罗凯;张书环;许巧情;李宁求
关键词:中华鲟;海分枝杆菌;基因组结构;毒力基因;致病性
-
N-氨甲酰谷氨酸对大口黑鲈生长、肝功能、肠道结构及其菌群影响
作者:余明海;付小哲;罗霞;刘礼辉;梁红茹;牛银杰;马宝福;李宁求;林强
关键词:大口黑鲈;N-氨甲酰谷氨酸(NCG);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功能
-
鳜弹状病毒糖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张彦冰;叶加鑫;孙威;刘晓丹;林强
关键词:鳜弹状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杆状病毒
-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作者:张秋爽;叶彩媚;牛银杰;林强;梁红茹;罗霞;李宁求;付小哲
关键词:鳜;鳜弹状病毒(SCRV);鳜c-Myc;蛋白互作;谷氨酰胺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