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继代增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爽 1 ; 金峰 1 ; 向旭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荔枝;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48 卷 002 期

页码: 4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开展荔枝(Litchi chinensis)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研究,为荔枝再生体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荔枝叶片为试验材料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要素(基因型、材料来源、培养基成分等)进行研究,并开展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增值试验.[结果]将萌发后2~4周的无菌叶片切成1 cm2大小并沿垂直于主叶脉方向切开2道伤口,正面朝下接种于培养基MS+2,4-D 1.5 mg/L+KT 2.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VP 500 mg/L+肌醇100 mg/L上,经2~3次继代后,三月红和御金球品种能诱导出状态较好、可用于后续试验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21.67% 和42.50%.在添加2,4-D 1.5 mg/L+NAA 2.0 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率最高达364%,且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半的继代培养基上交替培养生长效果最好.[结论]三月红和御金球品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添加肌醇100 mg/L+2,4-D 1.5 mg/L+KT 2.0 mg/L的组合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2,4-D 1.5 mg/L+NAA 2.0 mg/L组合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且愈伤组织在该组合减半并添加2.0 mg/L AgNO3的培养基上交替培养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正交试验法在荔枝体胚诱导过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易干军,张秋明. 2006

[2]正交试验法在荔枝体胚诱导过程中的应用. 邓朝军,易干军,曾继吾,张秋明,刘卫国. 2007

[3]柑橘黄龙病寄主长春花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 宋晓兵,彭埃天,陈霞,凌金锋,张炼辉. 2016

[4]澳洲鸽子石斛兰花梗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陈和明,江南,吕复兵,肖文芳,李佐,朱根发. 2020

[5]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苏海,钟明,谢梅新,蔡时可. 2003

[6]大蕉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钟明,蔡时可,苏海,谢辉. 2003

[7]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2006

[8]辣椒中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CaLecRKs鉴定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 金庆敏,徐小万,衡周,王恒明,徐晓美. 2023

[9]西番莲细胞悬浮系建立与培养条件优化. 邝瑞彬,杨敏,周陈平,杨护,黄炳雄,魏岳荣. 2022

[10]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苞白山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杨建芬,刘金梅,黄云香,张寿洲. 2013

[12]荔枝果实采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邓义才. 1997

[13]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涂仕华. 2014

[14]荔枝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及不同比例钾、氮肥施用效应.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 2014

[15]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16]不同方法提取荔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陈卫云,张名位,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廖森泰,张瑞芬,邓媛元,李武,张业辉. 2012

[17]不同钾氮配比对荔枝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耐贮性的影响. 杨苞梅,李国良,杨少海,何兆桓,周昌敏,姚丽贤. 2015

[18]半干型荔枝干玻璃化转变研究.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 2010

[19]荔枝热泵干燥特性及干燥数学模型. 杨韦杰,唐道邦,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 2013

[20]果树树冠问距与树势关系的对比试验. 李志强,袁沛元,邱燕萍,李建光,凡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