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技术及成本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威鹏 1 ; 郜礼阳 1 ; 凌彩金 1 ; 赖榕辉 1 ; 陈汉林 1 ; 王捷才 1 ; 周巧仪 1 ; 刘淑媚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梅州市农业科学院;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茶园;调查;杂草防控;成本;人工除草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47-152

摘要: 【目的】明确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策略与成本,为控草技术研发、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茶叶主产区茶企(茶农)所采用控草方式、次数、成本和期望成本,以及对绿色控草技术的认知度与接受程度等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控草策略以人工除草为主(93.94%),机械除草次之(42.93%),化学除草约占8.59%,而绿色控草技术如覆盖稻草、覆盖防草布、间作绿肥等仅占4.55%~7.07%。年均控草成本11507.55元/hm2,平均除草次数4.16次,期望年均控草成本6512.55元/hm~2。各项控草技术中,纯化学农药控草年均成本最低,约为2 805元/hm~2,纯人工控草年均成本最高,约为12 525元/hm~2,人工+绿肥、人工+地膜(防草布)等绿色控草模式成本介于7 500~8 985元/hm~2。绿色控草技术接受程度为84%,实际使用率不到10%。【结论】广东省茶叶主产区以人工除草为主,成本偏高,茶企(茶农)接受绿色控草技术意愿高,但实际使用率偏低。因此需进一步简化现有绿色控草技术实施难度,制定杂草防控规程,并加强绿色控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 相关文献

[1]梅州地区茶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彭智平,黄继川,于俊红,彭志对,林志军,杨林香,吴雪娜. 2012

[2]2012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黄红星,邱金文,万忠,罗国庆. 2013

[3]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种植成本与收益分析. 黄修杰,白雪娜. 2015

[4]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 刘传和,刘岩,廖美敬,吴颜洲,潘建君,刘艺峰,徐海权. 2011

[5]砂糖橘以梢控梢对坐果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吴文,曾继吾,张瑞敏,朱从一,黄永敬,马培恰. 2017

[6]广东英德13个村镇茶园土壤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评价. 王秋霜,刘淑媚,凌彩金. 2018

[7]广东茶区茶园施肥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嘉裕,唐颢,黎健龙,周波,陈义勇. 2019

[8]广东主要茶区春季杂草群落调查与区域差异分析. 林威鹏,郑海,张泰劼,郜礼阳,凌彩金,周巧仪,陈鹏程,赖榕辉,刘淑媚,钟永辉,古艳霞. 2021

[9]广东枫朗镇、长山镇茶园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评估. 王秋霜,凌彩金,赵超艺,刘淑媚,赖法卫. 2012

[10]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史芳源,刘嘉裕,唐颢. 2024

[11]梅州地区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调查.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李文英,吴雪娜,林志军,杨林香. 2012

[12]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树生长的影响. 胡海涛,杨月,赵崇真,林忠卫. 2022

[13]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王品,黄翠,黎健龙,李增智,王滨. 2013

[14]周边不同生境条件对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时空结构的影响. 黎健龙,唐劲驰,黎秀娣,唐颢,黎华寿. 2014

[15]间作与覆盖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黎健龙,唐劲驰,吴利荣,唐颢,黎秀娣. 2010

[16]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概述. 唐颢,赵超艺,唐劲驰,侯柏华. 2007

[17]茶园圆果大赤螨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 黎健龙,唐劲驰,唐颢,李家贤,黎秀娣. 2011

[18]高温干旱季节茶园覆盖遮荫的综合效应研究. 唐颢,唐劲驰,黎健龙. 2008

[19]不同遮荫管理对茶园主要天敌与害虫的影响. 黎健龙,苗爱清,吴利荣,唐颢,陈旭飞,黎秀娣,唐劲驰. 2010

[20]名优茶园节水技术研究. 唐劲驰,吴利荣,贾瑞昌,唐颢.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