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溶氧量及pH对太平洋牡蛎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表达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萌 1 ; 刘慧 1 ; 赵峰 1 ; 马玉洁 1 ; 周德庆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类组织血型抗原;溶氧量;pH;表达变化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9 年 08 期

页码: 2120-2126

摘要: 目的研究环境因素溶氧量及pH对太平洋牡蛎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太平洋牡蛎中的类组织血型抗原,利用人体组织血型抗原抗体进行分型,采用ELISA方法对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进行检测,计算P/N值,通过人工模拟改变牡蛎养殖条件海水溶氧量及pH,检测太平洋牡蛎内脏及鳃中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的含量变化,分析溶氧量及pH对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的影响。结果通过对牡蛎不同组织的类组织血型抗原进行分型,选定了牡蛎内脏及鰓中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作为后续实验的主要研究型别,人工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高溶氧量利于牡蛎内脏中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的表达,高pH利于牡蛎鳃中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的表达。结论实验结果与诺如病毒疫情暴发期为冬春季节的现象吻合,表明了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季节性与牡蛎类A型组织血型抗原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相关文献

[1]长牡蛎类HBGAs的提取与组织分布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表达的影响. 刘慧,马丽萍,赵峰,牟伟丽,李国栋,周德庆. 2019

[2]分区水产养殖系统. D.E.Brune,G.Schwartz,A.G.Eversole,J.A.Collier,T.E.Schwedler,张拥军. 2013

[3]倒刺鲃的临界水温和临界溶氧量的测定. 胡隐昌,谢刚,陈焜慈,邓国成,李丛伟. 2003

[4]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龙华. 2005

[5]注水改善池塘生态系统的观察试验(摘要). 欧阳海,黄樟翰,吴锐全,卢迈新. 1990

[6]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龙华. 2005

[7]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FUT2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姜薇,姚琳,江艳华,李风铃,牟海津,刘慧,翟毓秀. 2014

[8]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9]采用臭氧系统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大肠杆菌. 乔庆林,蔡友琼,徐捷,姜朝军. 2004

[10]HACCP在液熏太平洋牡蛎罐头加工中的应用. 朱兰兰,周德庆,殷邦忠,李钰金,刘淇. 2012

[11]太平洋牡蛎中类FUT1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鉴定. 教杨,曲梦,桂彬彬,江艳华,王联珠,姚琳. 2022

[12]牡蛎诺如病毒受体类Lewis抗原合成相关基因CgFUT5的克隆与表达鉴定. 桂彬彬,曲梦,张蔚然,李明玉,江艳华,姚琳,王联珠. 2023

[13]太平洋牡蛎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 2005

[14]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密码子优化与原核表达. 姚琳,江艳华,李风铃,朱文嘉,郭莹莹,姜薇,翟毓秀,王联珠. 2016

[15]太平洋牡蛎同化率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张波,孙耀,唐启升. 2000

[16]太平洋牡蛎在-3℃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细菌菌相变化. 曹荣,薛长湖,刘淇,殷邦忠. 2010

[17]4种滤食性贝类滤水率的测定. 王吉桥,于晓明,郝玉冰,张蒲龙,杨涛,刘海金. 2006

[18]有机磷农药和多环芳烃对太平洋牡蛎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刘向东,王清印,李永祺,唐学玺. 2000

[19]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孔晓瑜,张留所,喻子牛,刘亚军,王清印. 2002

[20]高温季节精养鱼池不同增氧方式对温度和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李晓莉,陶玲,林玉良.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