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温贮藏对货架期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维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鲁斌 1 ; 贾志伟 1 ; 谷会 1 ; 弓德强 1 ; 洪克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菠萝;低温贮藏;黑心病;生理效应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3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675-680,7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解菠萝不同低温贮藏后常温条件下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以及果实品质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气象色谱测定乙烯释放量;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菠萝品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菠萝分别经4℃和10℃冷藏9 d后转入26℃常温贮藏,与没有经过冷藏的菠萝相比均显著延缓了货架期菠萝黑心病的发生,降低了发病程度,但是4℃的处理效果更显著;果实品质相关生理指标测定表明10℃冷藏后降低了常温货架期乙烯释放量,延缓菠萝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的积累,与10℃冷藏相比4℃贮藏后常温货架期Vc含量下降和MDA积累速率较快。【结论】菠萝冷藏处理可以延缓常温货架期黑心病的发生,但4℃冷藏后更利于菠萝黑心病的控制;4℃冷藏对果实产生了伤害,加剧了常温货架期果实品质下降,而10℃冷藏后保持了常温货架期果实品质,对于采后黑心病严重的‘巴厘’品种可选择4℃贮藏,同时也说明低温冷害与菠萝黑心病发生的关系并不密切。

  • 相关文献

[1]低温贮藏对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品质的影响. 弓德强,谢江辉,张鲁斌,谷会,孙光明,朱世江. 2010

[2]包装对菠萝黑心病和品质的影响. 徐函兵,马克群,张鲁斌,弓德强,洪克前. 2014

[3]CO_2和N_2充气包装对菠萝黑心病发生的影响. 张鲁斌,洪克前,谷会,贾志伟,黄炳钰. 2017

[4]氯化钙处理对菠萝采后黑心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谷会,朱世江,侯晓婉,贾志伟,张鲁斌. 2020

[5]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张惠云,吴青松,孙伟生,侍文博,窦美安. 2009

[6]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病过程中乙醇代谢的变化. 黄炳钰,邵远志,洪克前,谷会,贾志伟,张鲁斌. 2017

[7]贮藏温度对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影响研究. 胡会刚,徐函兵,董晨,庞振才,胡玉林,谢江辉. 2013

[8]菠萝采后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胡会刚,孙光明,董晨,谷会,梁菁燕,谢江辉. 2012

[9]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侯晓婉,鹿志伟,谷会,贾志伟,张鲁斌. 2018

[10]外源抗坏血酸对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侯晓婉,鹿志伟,张鲁斌,贾志伟,谷会,洪克前. 2018

[11]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郇树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刘国道,白昌军,张绪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004

[12]氯吡脲(CPPU)处理对采后杧果保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张鲁斌,宋康华,贾志伟,谷会,弓德强. 2016

[13]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郇树乾,刘国道,张绪元,周佳若,刘莹. 2004

[14]Ca~(2+)抑制红掌佛焰苞季节性“绿耳”的生理效应. 杨光穗,李崇晖,王兰兰,黄素荣,王存,陈金花,王荣香. 2014

[15]两种模式贮藏过程中菠萝蜜质构特性及理化品质变化. 徐飞,刘启泽,何素明,朱科学,张彦军,谭乐和,王少曼. 2020

[16]冷藏时间对褐带卷蛾茧蜂寄生和繁殖的影响. 钟宝珠,吕朝军,李文莲,李朝绪. 2023

[17]低温贮藏条件下木薯种茎可溶性糖与干旱胁迫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 李智博,董世满,曾长英,赵平娟,李淑霞,彭明. 2022

[18]热处理减轻菠萝黑心病的作用研究. 胡会刚,胡玉林,陈晶晶,段雅洁,庞振才,谢江辉. 2015

[19]低温贮藏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率及出蜂量的影响. 黄山春,覃伟权,李朝绪,马子龙,韩超文. 2008

[20]椰枣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贮藏方法分析. 符海泉,张宁,王义,李东霞,Walid Badawy Abdelaala,徐中亮.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