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志刚 1 ; 罗亮 1 ; 王常安 1 ; 李晋南 1 ; 王连生 1 ; 都雪 1 ; 徐奇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鲤;碳源;生长;水质;养殖模式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7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99-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采用陆基围隔法,分别设置了鲤单养、鲤+鳙二元混养及鲤+鳙+鲢三元混养3种鲤养殖模式,每种模式设3个重复,测定了鲤不同养殖模式下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参数,实验共进行90 d。结果显示,与单养模式相比,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鲤的存活率和鱼体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偏高,而其总饲料系数则显著偏低。3种养殖模式中鲤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三元混养模式鲤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养模式。在3种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形成量与水温之间在19.3~28.5°C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整个实验过程中,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水体的总氨氮、亚硝酸态氮、总无机氮、正磷酸盐及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低于单养模式,而硝酸态氮、总碱度、有机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单养模式,除叶绿素a之外,其余水质参数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混养系统相似,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符合生物学原则的混养模式同样能够有效发挥养殖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养殖效率。

  • 相关文献

[1]不同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性能及水质的影响. 张曦,李天,李小兵,张荣权. 2017

[2]添加碳源对松浦镜鲤养殖池塘鱼体生长及水质影响. 赵志刚,徐奇友,罗亮,尹家胜,王常安. 2013

[3]3种不同养殖模式对精养水体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方彰胜,刘邦辉,王广军,廖国礼,郭松. 2016

[4]碳源供给策略对水产养殖废水生物絮团处理效果的影响. 史明明,刘晃,龙丽娜,阮贇杰,郭希山,朱松明. 2016

[5]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碳源添加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影响. 罗亮,徐奇友,赵志刚,祖岫杰,闫有利,缴建华. 2013

[6]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鲤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英文). 周继术,连庆安,郁二蒙,谢骏,吉红,于海波. 2018

[7]不同养殖模式对三角帆蚌体内氮磷和生长的影响. 周彦锋,胡庚东,徐东坡,尤洋. 2011

[8]桑沟湾海带单绳式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严瑾,房景辉,王仁杰,汪文俊. 2024

[9]不同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王亚军,孙豪,王芳,林文辉,颜曦,石存斌,汪开毓. 2014

[10]添加不同碳源对零换水养殖系统中团头鲂鱼种生长、肠道生化指标和水质的影响. 江晓浚,孙盛明,戈贤平,朱健,李冰,张成锋,缪凌鸿,董玉峰. 2014

[11]鄱阳湖鲤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熊飞,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09

[12]5种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鲤肠内细菌及生长的影响. 刘红柏,张颖,杨雨辉,卢彤岩,叶继丹. 2004

[13]应用RNAi技术构建的转基因鲤的检测分析. 闫学春,梁利群,曹顶臣,孙效文. 2013

[14]不同体色鲤的生长、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及基因表达比较. 傅建军,朱文彬,罗文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1

[15]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能量收支、生长、酶活性及其养殖水质的影响. 王凤军,廖梅杰,王印庚,李彬,秦蕾,王治平,范瑞用,刘毅. 2021

[16]密度胁迫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张海恩,何玉英,李健,胡硕,韩旭. 2020

[17]过氧化氢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和生长的影响. 张扬,钟扬美,李鹏泉,陈启沂,陈琛,唐保军. 2021

[18]活性酵素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杨铿,蒋魁,洪敏娜,徐创文,陈海谊,胡晓娟,曹煜成,杨莺莺. 2019

[19]红鳍东方鲀幼鱼适宜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研究. 卫育良,王建学,徐后国,梁萌青. 2021

[20]生物絮团技术对室内培育小规格罗非鱼种的影响. 李朝兵,李志斐,韩林强,杜玉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