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油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根来 1 ; 王向东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高油玉米;雄性不育;三利用

期刊名称: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70-72

摘要: 高油玉米三个遗传效应的综合利用生产模式是未来高油玉米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高油玉米雄性不育化研究又是实现三利用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环节 .采用不育型高油玉米杂交种 X超高油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模式 ,可有效地提高高油玉米的含油量

  • 相关文献

[1]R-ms“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研究. 王向东,高根来,宁慧云,甄胜虎,张风琴. 2006

[2]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2007

[3]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爱平,王召菊. 2011

[4]高油玉米三利用技术的研究. 李齐霞,李中青,孙万荣,霍成斌. 2008

[5]种植密度与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李洪,李育才. 2008

[6]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识别普通、高油、超高油玉米籽粒. 张愿,张录达,白琪林,陈绍江. 2009

[7]施肥量与玉米籽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李洪. 2008

[8]运高油1号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与栽培措施. 王安乐,陈朝辉,孙振刚,薛建兵,魏国英. 2004

[9]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任志仙. 1993

[10]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田如霞,武玲萱,崔贵梅. 2010

[11]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20

[12]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13]光敏雄性不育谷子“683”的育性及其性状观察. 王玉文,王殿瀛,李会霞,王高鸿,田岗,史琴香. 1998

[14]化学杂交剂津奥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4

[15]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 李国强,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张婷. 2011

[16]燕麦雄性不育新种质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刘龙龙,张丽君,范银燕,周建萍,崔林. 2013

[17]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李国强,黄森,邢承玉,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7

[18]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研究初报. 张明义,许钢垣,曹亚萍,宁焕庚,乔合心. 1997

[19]雄性不育在蔬菜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 2011

[20]高粱A_3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田承华,高海燕,高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