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感官与主成分分析的可可豆加工品质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谷风林 1 ; 易桥宾 1 ; 那治国 2 ; 房一明 1 ; 赵友兴 3 ; 徐飞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2.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海南可可豆;发酵;焙烤;品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0 期

页码: 1879-18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电子鼻、色差仪、水分测定仪测定分析未发酵可可豆、发酵可可豆、焙烤未发酵可可豆和焙烤发酵可可豆的品质,并结合人工审评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风味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电子鼻分析结果差异较大;未发酵豆水分含量高于发酵豆;不同温度焙烤下未发酵可可豆色度值(L*、a*、b*)比较分散,发酵豆较集中;基于人工审评的主成分分析,能区分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以及不同温度焙烤豆,其主要被划分为低温和高温焙烤区;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开不同加工可可豆的品质。可见,利用电子感官仪器结合人工评定的方法能有效地鉴别不同加工可可豆的品质。

  • 相关文献

[1]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 易桥宾,谷风林,那治国,房一明,徐飞. 2015

[2]发酵与焙烤对可可豆香气影响的GC-MS分析. 易桥宾,谷风林,房一明,徐飞,那治国,赵友兴. 2015

[3]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焙烤程度咖啡的特征性香气. 何余勤,胡荣锁,张海德,娜娜,蔡涛,彭健,许英豪. 2015

[4]澳洲坚果焙烤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分析. 静玮,苏子鹏,林丽静. 2016

[5]焙烤对澳洲坚果果仁挥发性成分特征的影响(英文). 静玮,刘义军,彭芍丹,林丽静,李积华. 2016

[6]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澳洲坚果果仁颜色的影响. 静玮,苏子鹏,林丽静. 2016

[7]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发酵及资源化利用初步研究. 何艳丽,徐文,李云,陈杰,张凌霄,林清火,高翔宇,杨红竹,茶正早. 2024

[8]不同品种木薯的主要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姜太玲,刘光华,周迎春,熊贤坤,刘超,段春芳,宋记明,刘倩,李月仙,沈绍斌,严炜,易怀锋,卢诚,张林辉. 2019

[9]不同产区"Fuerte"油梨果实品质分析与比较. 徐丹,李艳霞,张贺,马蔚红,王甲水,臧小平,葛宇,刘馨怡,刘远征. 2022

[10]杧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石胜友,武红霞,王松标,姚全胜,刘丽琴,王一承,马蔚红,詹儒林. 2011

[11]1-MCP处理对冷藏番荔枝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弓德强,张秀梅,谢江辉,陈佳瑛,李伟才. 2006

[12]玛咖发酵酒工艺优化. 涂行浩,张弘,郑华,张雯雯,宋国彬,徐涓. 2015

[13]鱼露酿造新方法的研究. 李珠柱. 1999

[14]米型西瓜—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颜琴玲,王琪,刘琨毅,黄晓兵,郑佳,李潇. 2016

[15]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体外生理活性的变化. 范琼,赵敏,金明坤. 2019

[16]红毛丹——西瓜复合米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王琪,刘琨毅,周书来,黄晓兵. 2017

[17]海洋杀虫细菌JAAS01发酵条件优化及诱变选育研究. 刘济宁,刘贤进,余向阳,洪葵,彭正强. 2005

[18]不同比例甘蔗渣在糖蜜添加下对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吕仁龙,曾庆羚,李茂,王定发,陈世永,周汉林. 2022

[19]Marinococcus sp·PS-1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研究. 潘志强,姚健,胡永华,黄惠琴,鲍时翔. 2005

[20]发酵条件对芋头叶柄酸菜品质的影响. 桂青,周立军,袁淑娜,潘剑,黄坚雄,陈俊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