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成 1 ; 王雅偲 2 ; 李纳 3 ; 姚俊津 1 ; 徐石勇 1 ; 赵新 1 ; 兰青阔 1 ; 王永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大豆;转基因;耐除草剂;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767-7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估转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耐30%草甘膦水剂(孟山都,农达)目标性状在不同世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转基因大豆ZH10-6不同世代(T2~T4)、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器官中的目标蛋白含量。同时,通过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考察了3个世代转基因大豆对目标除草剂的耐受性。结果显示:供试转基因材料均能稳定检测出目标蛋白G2-EPSPS和GAT,且不同世代间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目标蛋白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籽粒中最低。在喷施相同剂量的草甘膦条件下,3个世代的转基因大豆ZH10-6的株高、成苗率和受害率均与非转基因对照大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对4倍中剂量的目标除草剂表现出了较强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ZH10-6的目标性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 相关文献

[1]离子束介导玉米全DNA导入转基因水稻遗传稳定性分析. 童继平,刘学军,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张瑛. 2004

[2]番茄耐盐性研究进展. 郏艳红,刘仲齐,金凤媚,薛俊. 2006

[3]转基因水稻高世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李艳萍,邹美智,孙海波,梁永书,王景余,牛景. 2008

[4]积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推动天津都市型畜牧业发展. 马毅,丁伯良,陈永福. 2006

[5]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颢潜,陈锐,李夏莹,王梦雨,刘鹏程. 2018

[6]转基因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夏莹,陈锐,刘鹏程,王顥潜,梁晋刚,张旭冬,李文龙,张秀杰. 2019

[7]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现状.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刁金男,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7

[8]黄瓜农杆菌介导法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 张文珠,魏爱民,杜胜利,韩毅科,张桂华,刘楠. 2009

[9]蔬菜转基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杨瑞环,刘殿林,哈玉洁. 2001

[10]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活体植株转基因方法研究. 魏爱民,杜胜利,韩毅科,刘楠. 2014

[11]转录因子DREB2A、DREB1A基因研究概况. 范俊山,赵晓雷,王奕. 2016

[12]花椰菜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赵风治,马钰婕,韦韬,江汉民,王春国. 2016

[13]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研究进展. 马毅,舒建洪,李向臣,丁伯良,张金龙,陈永福. 2007

[14]抗虫相关基因KTI对青花菜的转化及其对小菜蛾抗性的分析. 江汉民,宋文芹,刘莉莉,文正华,姚星伟,单晓政,孙德岭. 2013

[15]转基因检测技术与标准物质研究概述. 陈锐,朱珠,兰青阔,赵新,王永. 2014

[16]水稻耐盐转基因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金凤媚,薛俊,郏艳红,刘仲齐. 2005

[17]转基因检测数据库概述. 李夏莹,王颢潜,李文龙,孙双艳,王永,兰青阔,张秀杰. 2021

[18]褪黑素合成酶AANAT/ASMT基因过表达绵羊生物安全评价研究. 杨爱玲,李广栋,吴昊,姬鹏云,张鲁,张金龙,张效生,阿布力孜·吾斯曼,连正兴,刘国世. 2020

[19]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金红,罗智敏,陈峥,李戍彤,王永,魏众济,程奕. 2005

[20]转基因农产品标识管理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金红.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