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草药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荻 1 ; 廉超 2 ; 刘红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

关键词: 当归;鱼腥草;方四;施氏鲟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16-20

摘要: 在22℃下,采用口灌法研究当归、鱼腥草及自制中草药复方(方四)的水煎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及血清中酶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施氏鲟饲养在循环水族箱中,每组两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按照当归、鱼腥草及方四分别为0.3g/kg、0.54g/kg、0.8g/kg体质量的给药剂量每日口灌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以口灌蒸馏水为对照组。停药24h后,每组取半数鲟在高温30℃下热刺激2h,然后与常温组同时尾动(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等酶的活性及鱼的体质量。结果表明:当归及鱼腥草不能有效促进鲟生长;高温热刺激加重了鲟肝肾的负担,损伤了肝功能;而方四显著提高了鲟的生长性能,在高温热刺激下,仍能显著降低鲟血液中尿素、肌酐等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保肝护肾功能,可作为鲟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备选方剂。

  • 相关文献

[1]施氏鲟抗氧化中草药方剂的筛选. 王荻,刘红柏,廉超,罗添允. 2016

[2]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3]施氏鲟和小体鲟卵黄蛋白的组成. 齐茜,张颖,孙大江. 2008

[4]人工养殖施氏鲟性别鉴定和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与判别分析. 章龙珍,张涛,庄平,赵峰,冯广朋,宋超. 2012

[5]池塘种植鱼腥草对罗非鱼链球菌抗病力影响及机理研究. 季桓涛,祝璟琳,杨弘,邹芝英,李大宇,肖炜,李庆勇,朱德兴. 2019

[6]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八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裘丽萍,范立民,宋超,孟顺龙,李丹丹,张聪,胡庚东,吴伟,徐跑,陈家长. 2016

[7]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菜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可小丽,李庆勇,黄秋标,王淼,衣萌萌,刘志刚,卢迈新. 2022

[8]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范立民,裘丽萍,宋超,孟顺龙,胡庚东,吴伟,徐跑. 2016

[9]鱼腥草种植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 郑尧,赵志祥,邴旭文,陈家长. 2017

[10]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郑尧,胡庚东,裘丽萍,赵志祥,宋超,范立民,孟顺龙,徐跑,陈家长. 2017

[11]建鲤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当归提取物的保肝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曹丽萍,贾睿,丁炜东,杜金梁,殷国俊. 2012

[12]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3]饲料卵磷脂对施氏鲟血清卵黄蛋白原、卵径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徐伟,孙大江,曲秋芝,刘晓勇,张永旺. 2010

[14]施氏鲟胚胎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性激素含量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席庆凯,张颖,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5

[15]饲料脂肪源搭配对施氏鲟雌鱼繁殖性能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孙大江,徐翱,麦丽开. 2014

[16]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7]施氏鲟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李雷,王念民,都煜,李娜,马波. 2019

[18]养殖施氏鲟的性腺转录组特征分析. 李营,阮瑞,艾成,岳华梅,叶欢,杜浩,李创举. 2020

[19]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2017

[20]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对施氏鲟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淇元,王荻,刘红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