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草鱼养殖池塘生物膜固着微生物群落碳代谢Biolog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斐 1 ; 王广军 2 ; 谢骏 2 ; 郁二蒙 2 ; 余德光 2 ; 夏耘 2 ; 魏南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鱼;生物膜;碳代谢;单一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4 年 38 卷 12 期

页码: 1985-1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膜形成过程固着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特征,以生态基为生物膜载体材料,以草鱼养殖池塘为生物膜培养环境,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第0、15、30、45和60天)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生物膜固着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68 h后达到稳定,并且5个采样时间点的AWCD值即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生物膜固着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在15、30、45 d时最强,显著高于0和60 d(P<0.05);多样性指数也呈现出与AWCD值相同的规律,15、30和45 d生态基的4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Mc Intosh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0和60 d(P<0.05);同一采样时间生物膜固着微生物对多聚物类和碳水化合物类的利用率明显高于胺类、氨基酸类、酚类和羧酸类;随着生物膜的形成,固着微生物提高了对α-D-葡萄糖-1-磷酸、L-丝氨酸、N-乙酰-D-葡萄糖氨、吐温40、D-甘露醇等碳源的利用率;生物膜微生物代谢特征PCA分析表明,主成分1(PC1)贡献度为33.9%,主成分2(PC2)贡献度为21.1%,15、30和45 d的固着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小,碳源代谢差异不显著,而与0和60 d的碳代谢差异显著。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膜固着微生物在15~45 d代谢能力最强,且对碳源的利用是有选择性的。

  • 相关文献

[1]海水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的一种快速构建方法. 王印庚,曹磊,张正,梁友,曲江波,翟介明. 2010

[2]干露时间对生物膜净化效果的影响. 朱建新,程海华,曲克明,孙杰锋,郑文杰. 2017

[3]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自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过程实验.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4]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 黄滨,马腾,刘宝良,刘滨,洪磊,梁友,翟介明,张丽丽. 2016

[5]混养池塘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分析. 车建锋,李志斐,王广军,陈成勋,谢骏,郁二蒙,张凯. 2017

[6]冷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成熟过程及低温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蒋雯雯,柳婷婷,董双林,田相利,李丽,蔡玉勇,李海东,赵坤. 2019

[7]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其养殖效果.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0

[8]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铜铁的吸附特性. 刘雨果,潘厚军,杜进林,罗皓,翟璐. 2015

[9]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10]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 杨志强,朱建新,刘慧,程海华,曲克明,刘寿堂. 2014

[11]饲料中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刘文亮,许华,唐杨,宋晓玲,黄倢. 2017

[12]漂白粉和敌百虫对净化养鱼水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战培荣,刘伟,陈中祥,刘永,赵彩霞. 2004

[13]东江东莞段水体中生物膜生长特性的研究. 刘雨果,潘厚军,罗皓,梁海荣,唐焕文. 2013

[14]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金林,郁二蒙,王广军,谢骏. 2017

[15]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净化微污染养殖池水体. 张增胜,程果锋,车轩,朱浩,吴宗凡. 2013

[16]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万红,宋碧玉,杨毅,倪朝晖,王卫明,熊帮喜. 2006

[17]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规律及清开灵颗粒对其影响研究. 李将,刘广锋,李瑶,员荣,邓婉婷,管淑玉. 2015

[18]金银花、连翘对溶珊瑚弧菌及其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鲁文茹,刘广锋,郭志勋,周莹,管淑玉. 2014

[19]熊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李洋,徐硕超,刘广锋,冯娟,管淑玉. 2017

[20]一种新型生物质炭填料的脱氮除磷性能. 石文智,江昊飞,李慷,车轩,刘兴国,刘利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