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光催化杀菌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建 1 ; 边昌浩 1 ; 马洁乐 1 ; 董晓平 1 ; 肖兴宁 1 ; 汪雯 1 ; 赵喜红 1 ;

作者机构: 1.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石墨烯相氮化碳;光催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05 期

页码: 6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制备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并对其光催化杀菌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一步法制备常规石墨烯相氮化碳(graphite phase carbon nitride,GCN),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制成具有微球结构的GCN,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硫掺杂(记为S-GCN).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微球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平板计数法来验证该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光催化杀菌效果,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杀菌前后的细菌形态和细胞膜完整性.结果 与常规块状石墨烯相氮化碳相比,在微观层面,硫掺杂氮化碳纳米微球呈圆形,此结构使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在分子层面,S 原子取代 GCN 中部分 N 原子,形成 C-S 键,降低了光催化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在抗菌活性方面,常规GCN在 60 min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菌率是 73.2%和 76.3%,而S-GCN灭菌率则达到 98.8%和99.9%,提高了光催化剂的杀菌性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证明,光催化剂能够改变细菌形态以及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 S-GCN纳米微球对食源性致病菌有较好的灭活能力,有望成为新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 相关文献

[1]乳制品常见致病菌选择性共增菌技术研究. 张巧艳,何腾飞,范萍,平丽英,周育. 2011

[2]1种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增菌培养基SSSV研究. 翁思聪,朱军莉,冯立芳,励建荣. 2013

[3]便携式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快速检测致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郭燕,窦文超,赵广英. 2015

[4]影响放线菌H菌株抗菌活性发酵条件的研究. 方志飞,王强,吴莉宇,陈力力,刘杰,隆前进. 2010

[5]个人用葡萄糖传感器(PGM)即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血浆凝固酶鉴定. 黄浩然,窦文超,赵广英. 2018

[6]智舌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黄建锋,赵广英. 2017

[7]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及耐药分子特征研究. 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戴贤君,杨华,夏效东,唐标. 2019

[8]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构建. 孟司奇,丁高蓝,肖兴宁,肖英平,杨华,汪雯. 2020

[9]辐照灭菌的效果研究. 刘蔓雯,张存,叶伟成,韦强,熊立东,张燕. 2005

[10]鸭疫里默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10

[11]大肠杆菌O78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09

[12]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双型融合菌株的构建.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10

[13]鸡粪便来源大肠杆菌的质谱法快速鉴定及聚类分析. 张玲,常江,曹刘杰,杨华,夏效东,唐标. 2018

[14]猪舍内不同季节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及其空气动力学分析. 黄藏宇,李永明,徐子伟,梅书棋. 2016

[15]2019年湖南省部分地区鸡、鸭、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唐标,陈怡飞,陈聪,王静鸽,黄磊,钱鸣蓉,杨华. 2021

[16]新型抗菌蛋白内溶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与纯化. 李佳,刘伟,王华,严成其,王欣,陈剑平. 2014

[17]基于LPS受体小肽的抗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ELISA法的建立. 段悦庆,柯舒文,杨华,唐标,刘月环. 2022

[18]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大肠杆菌的疗效研究. 梁华丽,徐辉,华炯钢,顾亚仙,杨关茂,吴万福. 1998

[19]家兔大肠杆菌所致腹泻兔机体理化参数变化及病理特性研究. 鲍国连,佟承刚,韦强,陶争荣,季权安. 2001

[20]鸭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与病原特性研究. 鲍国连,韦强,季权安,佟承刚,俞坚群,盛楚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