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转录组测序枣胚发育过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海燕 1 ; 李登科 1 ; 王永康 1 ; 赵爱玲 1 ; 薛晓芳 1 ; 李毅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枣;胚发育;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3 期

页码: 4334-43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枣胚发育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中度可育枣品种‘冷白玉’四个发育时期(原胚,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的幼胚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5 743 080条高质量Reads,Q30>92.88%。样品间共筛选出2 33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9个差异表达基因是所有样品组合共有的。原胚与小球形胚的幼胚(L2 vs L3)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基因数(867)明显多于其他组合,小球形胚与鱼雷形胚(L3 vs L5)间的DEG基因数(503)明显多于原胚与心形胚(L2 vs L4)间的DEG基因数(498)。GO富集分析显示,四个发育时期的DEG主要共同富集到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GO条目。KEGG富集分析发现,四个时期的DEGs主要共同富集到次生代谢合成、代谢过程、植物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参与了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氰氨基酸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质等代谢途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冷白玉’枣幼胚差异基因表达状况,为寻找枣胚发育的相关基因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枣合子胚和体细胞胚发育过程的观察与比较. 郝建平,金竹萍,王永康,张宝华,李登科. 2006

[2]枣胚胎发育及胚败育动态观察. 李登科,薛晓芳,王永康,赵爱玲,任海燕,隋串玲,石美娟,杜学梅,梁芊. 2016

[3]低温诱导下苹果花药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罗慧珍,邓舒,张春芬,肖蓉,王卉,孟玉平,曹秋芬. 2016

[4]γ射线辐射花粉对苹果受精及胚发育的影响. 任莹,张春芬,小森贞男,邓舒,肖蓉. 2014

[5]γ射线照射苹果花粉授粉后受精及胚发育过程的探讨. 孟玉平,曹秋芬,张春芬,小森贞男,寿松木章. 2012

[6]基于RNA-Seq筛选高粱低氮胁迫相关候选基因. 王瑞,张福耀,詹鹏杰,楚建强,晋敏姗,赵威军,程庆军. 2024

[7]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研究獭兔毛色相关基因. 牛晓艳,任克良,曹亮,李燕平,郑建婷,冯国亮,黄淑芳. 2016

[8]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吴书峰,王志,乔治军,张瑞军,张海平. 2016

[9]早脆王枣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吴国林,杨俊强,陈晓斌,张洁. 2011

[10]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 王永康,隋串玲,李登科,张生智,赵爱玲. 2005

[11]枣炭疽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探讨. 王勇,李登科,隋串玲,王永康. 2003

[12]枣树良种引种试验初报. 吴国林,付宝春,段锦兰,罗春香,庞丽琴,康红梅. 2007

[13]枣树无公害生产技术. 张利军,杜雪梅,李轲. 2003

[14]枣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Wang Yongkang,王永康,Li Dengke,李登科,Sui Cuanling. 2011

[15]枣高营养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及鉴定评价. 赵爱玲,李登科,王永康,隋串玲. 2009

[16]枣树ZjAPX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验证. 曹秋芬,孟玉平,郝子琪,张晓娟,郭慧娜. 2011

[17]枣和酸枣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Zhao Ailing,赵爱玲,Xue Xiaofang. 2015

[18]临猗县鲜食枣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思路. 马光跃,王五喜,张志善. 2013

[19]枣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标准规范探讨. 王永康,李登科,赵爱玲,任海燕,隋串玲,薛晓芳. 2013

[20]辣椒苗期抗感疫病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雷阳,成妍,乔宁,焦彦生,苗如意,杨玉花.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