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科 1 ; 郑文佳 1 ; 陈娟 1 ; 沈强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科研院所(高校);茶叶专业合作社;“产研社”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ISSN: 1007-7774
年卷期: 2010 年 08 期
页码: 23-24+31
摘要: 通过对科研院所(高校)、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各自具备优势的分析,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下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创新性提出以科研院所(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为基础,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潜在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科研院所(高校)、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优势互补型的新型"产研社"模式。
- 相关文献
[1]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之争与优化选择探究. 胡勇. 2013
[2]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的实地研究. 董景奎,何成文,崔嵬. 2010
[3]参与式农村发展:实现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在长顺县凯佐乡实施参与式发展项目的实践与认识. 孙秋,周丕东,王永平. 2007
[4]新农村建设的人力双向驱动机理与多元参与体系构建. 胡勇. 2013
[5]农业科技创新的民生战略研究——以贵州新农村建设为例.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2009
[6]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的优化配置. 胡勇. 2011
[7]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以贵州新农村建设为例.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2010
[8]贵州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 王天生,王瑶. 2006
[9]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2010
[10]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魏鸿,杨仁德. 2010
[11]江泽民同志的农业思想与贵州新农村建设. 王瑶. 2006
[12]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逻辑研究. 胡勇. 2013
[13]人才流失与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人才流失的思考. 魏善元,杨仁德,向华. 2009
[14]新农村建设的“七元合一”优化组合体系研究. 胡勇. 2013
[15]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毕节市农业、农村经济建设. 吴勇,虞蛟,杨斌. 2007
[16]东部沿海新农村建设中范式转换的差异性与趋同性研究. 胡勇. 2013
[17]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2009
[18]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凤冈县田坝村试点为例. 罗显扬,周富裕,曹雨,张正秋,何波,安青. 2009
[19]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架构探究. 胡勇. 2013
[20]贵州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思考.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关键词:厌氧发酵;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GABA);品质成分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关键词: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抗虫优质茶树新品种‘苔选0310号’
作者:李燕;杨春;乔大河;密孝增;陈娟;郭燕;梁思慧;陈正武
关键词:茶树;抗虫;优质;品种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作者:杨春;梁思慧;陈正武;陈娟;李燕;乔大河;郭燕;张小琴
关键词:黄金芽;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