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象草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霞 1 ; 顾洪如 1 ; 丁成龙 1 ; 冉景松 1 ; 许能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象草;产量;生物学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132-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类型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Schum.)产量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为对照,于2007年对16个象草实生苗株系以及紫象草(114)进行研究,对产量、叶/茎比、株高、分蘖数、叶长、叶宽以及茎粗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调查性状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株高、分蘖数与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叶/茎比与产量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径分析认为株高、叶/茎比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根据产量、株高以及叶/茎比等生物学性状可将参试材料分为矮生多蘖、较高中蘖、较高少蘖以及高大少蘖共4种类型。

  • 相关文献

[1]象草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品系间差异及聚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许能祥,冉景松. 2009

[2]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冉景松,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张霞. 2010

[3]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4]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5]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产量育种方向及策略探讨.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杨学明. 2010

[6]象草细胞壁成分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关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张建丽,许能祥. 2012

[7]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冯营. 2010

[8]‘镇麦11号'主要生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9]小麦品种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张鹏,周淼平,张平平. 2013

[10]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11]薹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陆信娟,杨峰,樊继德. 2012

[12]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袁希汉,汪玉清,侯喜林,徐海,苏小俊. 2006

[13]增施不同氨基酸水溶肥对白菜生长的影响. 魏启舜,郭成宝,周影,张培,黄莹,王琳. 2020

[14]太湖地区香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13

[15]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薛林,刘丽君,李健,张丹,徐辰武. 2010

[16]糯玉米单交种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薛林,刘丽君,李健,张丹,徐辰武. 2010

[17]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 2018

[18]杂交籼稻各主要性状与产量间关系研究. 马腾,罗利,王多明,陈庭木. 2009

[19]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李国锋,何循宏,徐立华,李秀章,杨德银. 2001

[20]江苏省不同播期组普通玉米育种性状分析. 孟庆长,陈艳萍,袁建华,管晓春.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