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种不同无色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力 1 ; 胡鲲 2 ; 姜有声 2 ; 黄宣运 2 ; 安健 2 ; 杨先乐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2.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无色孔雀石绿;副品红;半抗原;抗体;免疫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1 年 07 期

页码: 28-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制备无色孔雀石绿(LMG)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建立LMG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LMG-BSA)与副品红-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PA-BSA),用紫外扫描、质谱法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LMG-BSA与PA-BSA作为免疫原,免疫4~5周龄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LMG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亲和力、灵敏度和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LMG-BSA与PA-BSA的偶联比率分别为7∶1和37∶1;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选,由LMG-BSA和PA-BSA抗原各获得1株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L-1、P-1。这2株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纯化后,经测定效价分别为1.25×105和6.25×106,亲和力常数分别为4.92×109和1.44×108L/mol,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达8.03和10.5μg/L。L-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仅与孔雀石绿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为100%;P-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孔雀石绿及副品红均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0%与100%。【结论】成功获得了2株LMG单克隆抗体,其均可用于水产品中LMG残留的快速检测。

  • 相关文献

[1]应用改良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完全抗原及鉴定. 陈力,胡鲲,姜有声,黄宣运,安健,杨先乐. 2011

[2]阳性饵料鱼投喂模式下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尹怡,白野,刘书贵,戴晓欣,陈昆慈,单奇,郑光明,朱新平. 2015

[3]药浴条件下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刘书贵,白野,尹怡,朱新平,单奇,马丽莎,戴晓欣,郑光明. 2015

[4]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欧洲鳗鲡肌肉中的蓄积及消除规律. 高露姣,蔡友琼,姜朝军,钱蓓蕾,于慧娟,徐捷. 2007

[5]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翟毓秀,郭莹莹,耿霞,张翠,宁劲松. 2007

[6]麦鲮(Cirrhina mrigola)肌肉组织在孔雀石绿阳性环境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书贵,李丽春,单奇,尹怡,马丽莎,赵城,戴晓欣,郑光明. 2019

[7]QuEChERS结合HPLC-MS-MS测定鲮体内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及消除规律. 刘书贵,尹怡,李丽春,单奇,朱新平,马丽莎,戴晓欣,郑光明. 2016

[8]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蓄积及消除规律. 蔡友琼,高露姣,于慧娟,钱蓓蕾,姜朝军,徐捷. 2008

[9]亚甲基蓝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黄宣运,杨光昕,史永富,黄冬梅,叶洪丽,蔡友琼. 2021

[10]丁香酚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解超男,韩刚,刘欢,李芹,吴立冬,李晋成. 2018

[11]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12]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13]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DNA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丁炜东,曹丽萍,吴婷婷. 2006

[14]直接竞争ELISA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王强,王旭峰,杨金兰,陈培基,杨宏亮,黎智广,李刘冬. 2014

[15]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黎炯,叶星,可小丽,卢迈新,迟妍妍,田园园. 2012

[16]水产品中庆大霉素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王强,王旭峰,赵东豪,黄珂,古小莉,李刘冬. 2017

[17]大菱鲆疾病早期快速检测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与建立. 王蔚芳,柴书军,刘庆堂,雷霁霖,丁福红,洪磊,刘新富,苏柯. 2012

[18]鱼类母源免疫研究现状和展望. 丁福红,雷霁霖,张家松,刘滨,孟振,刘新富,马爱军. 2010

[19]母源免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子代抗体IgM水平的影响. 丁福红,雷霁霖,韩明明,刘新富,马爱军. 2013

[20]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ORF086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彭媛媛,付小哲,石存斌,余露军,李宁求,吴淑勤.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