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杏鲍菇及培养料中毒死蜱的残留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曲明清 1 ; 李传华 1 ; 王伟民 1 ; 盛亚红 1 ; 张栩 1 ; 陈军平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毒死蜱;杏鲍菇;培养料;残留动态;半衰期;子实体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06 期

页码: 429-430,4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制定毒死蜱在杏鲍菇上的残留安全标准。[方法]在培养料中分别施以毒死蜱农药质量分数为50、100 mg/kg进行杏鲍菇栽培,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毒死蜱在杏鲍菇培养料及子实体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毒死蜱在培养料中消解较慢,半衰期为15.4-20.5 d;采收时培养料中毒死蜱残留量为0.22、1.32 mg/kg,子实体中均无残留检出。[结论]毒死蜱在培养料中难降解,易残留,故食用菌栽培中尽量施用低质量分数,防止污染。

  • 相关文献

[1]百菌清在真姬菇及培养料中的残留. 曲明清,邢增涛,赵莉,程继红,白冰,谢文明. 2007

[2]配方含氮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 李正鹏,潘辉,谭琦,郭倩. 2011

[3]不同温度下杏鲍菇产量差异分析. 于海龙,冯志勇,郭倩. 2010

[4]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研究. 李玉,于海龙,周峰,王瑞娟,郭倩. 2011

[5]杏鲍菇菌株RAPD指纹图谱分析. 尚晓冬,宋春艳,沈学香,徐珍,谭琦. 2009

[6]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及其各纯化组份生物活性的比较. 张劲松,贾薇,邢增涛,唐庆九,刘艳芳,杨焱,周昌艳,刘方. 2005

[7]基于三次发酵技术的稻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配方筛选. 隽加香,宋晓霞,肖婷婷,黄建春,王倩,陈辉,张津京,陈明杰. 2021

[8]双孢蘑菇发酵培养料细菌菌群结构及其功能预测. 隽加香,肖婷婷,王倩,宋晓霞,沈新芬,高飞,陈明杰,黄建春. 2019

[9]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贮藏和还原利用技术. 黄建春,汤倩倩. 2013

[10]复微石膏对蘑菇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杨瑞长,李艺,刘明英. 1989

[11]双孢蘑菇打包料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 黄建春,沈新芬,蔡斌强,王倩,隽加香,陈辉,张津京. 2019

[12]蘑菇周年性栽培试验. 钱来兴,黄建春,王琪昶,孔祥君. 1997

[13]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余昌霞,赵妍,陈明杰,汪虹,李正鹏,潘桂芳,冯爱萍. 2019

[14]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先进技术. 黄建春. 2015

[15]荷兰先进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技术. 黄建春,孙占刚,陈辉,李玉,朱燕华,王倩,李正鹏. 2015

[16]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过程中胞外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朱燕华,王倩,宋晓霞,张津京,李正鹏,陈辉,黄建春. 2017

[17]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贮藏与还原利用技术示范应用. 黄建春,沈新芬. 2014

[18]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初探. 钱武兵,黄建春,王倩,蔡斌强,仇阳阳,李寅辉,徐佳佳. 2024

[19]柱状田头菇生长发育中9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王南,沈锋,谭琦,陈明杰,潘迎捷. 2000

[20]杏鲍菇形态特征获取的图像分割算法. 王运圣,赵京音,郭倩,杨娟,马超,袁涛,万常照.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