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栋 1 ; 李晶晶 2 ; 方祥 2 ; 黄国资 1 ; 乔小燕 1 ; 吴华玲 1 ; 赖兆祥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广东陈香茶;岭头单丛;微生物;酶活性;化学成分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429-4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岭头单丛茶树品种晒青毛茶为材料进行后发酵加工陈香茶,重点跟踪研究后发酵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主要生化成分及主导酶类的变化并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以产黄青霉和黑曲霉为主。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游离氨基酸等茶叶品质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茶褐素逐步增加;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促进茶叶品质形成的酶类在后发酵一翻(4d)时活力到达最高峰,多酚氧化酶在整个过程中活性较低。
- 相关文献
[1]堆肥反应器中表面活性剂APG对牛粪堆肥酶活性的影响. 顾文杰,张发宝,徐培智,解开治,唐拴虎,陈建生,杨少海. 2010
[2]堆积发酵水分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黄国资,陈栋,赖兆祥,卓敏,王秋霜. 2009
[3]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王秋霜,陈栋. 2012
[4]广东陈香茶质量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王秋霜,陈栋,黄国资. 2011
[5]广东陈香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群系的演变. 方祥,陈株,李晶晶,赵超艺,李斌,黄国资. 2011
[6]谷氨酰胺对人工饲养新生仔猪小肠粘膜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蒋宗勇,郑卫川,林映才,郑春田. 2009
[7]棚膜和整枝方式对‘早黑宝’葡萄光合特性与SOD、POD活性的影响. 郭栋梁,乔燕春,李建光,韩冬梅,李荣,潘学文. 2010
[8]稀土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杨荣玲,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陈卫东,吴晓玉,刘学铭. 2005
[9]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方祥,李斌,陈栋,陈忠正. 2008
[10]外源洛克沙胂对水生态系统砷蓄积及底泥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王素芬,宁建凤,崔理华,许巧玲,李国婉. 2015
[11]冷鲜肉微生物种类及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邓森荣,向蓉,魏琦麟,康桦华,彭新宇,袁明贵,徐志宏. 2021
[12]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余苗,李贞明,陈卫东,容庭,王刚,马现永. 2020
[13]发酵树叶及其在鸡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 崔艺燕,田志梅,邓盾,刘志昌,容庭,李家洲,马现永,陈卫东. 2020
[14]转Bar基因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分析. 王继华,曹干,张木清,张剑亮,吕冰,安康. 2011
[15]酵母硒对肠道健康的调节机理及其应用于猪生产的研究进展. 苏玲玲,徐娥,易宏波,高彦华. 2024
[16]养殖池塘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周东来,邝哲师,符兵,彭焕龙,杨琼,李庆荣,邢东旭,廖森泰. 2024
[17]包装对低温贮藏盐水鸡产品货架期及优势污染菌群的影响. 王小情,余元善,刘忠义,王威利,吴继军,唐道邦. 2012
[18]梅州地区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调查.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李文英,吴雪娜,林志军,杨林香. 2012
[19]日粮蛋白水平对猪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田志梅,马现永. 2015
[20]生物炭对香蕉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代谢活性的影响. 李航,董涛,王明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科技特派员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探索-以昭平县茶产业为例
作者:倪尔冬;秦丹丹;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昭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基于粤黔协作"揭榜挂帅"项目驱动的茶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研究
作者:杨留勇;杜云霄;周佳;乔小燕
关键词:粤黔协作;揭榜挂帅;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
-
植物花青素修饰相关UDP-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作者:王青;倪尔冬;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李红建;姜晓辉;李波;潘晨东;吴华玲
关键词:植物;花青素;UDP-糖基转移酶;修饰
-
‘南昆山毛叶茶’野生资源调查及其性状研究
作者:吴华玲;秦丹丹;方开星;倪尔冬;王青;潘晨东;李波;江彪;李红建
关键词:茶树;毛叶茶;种质资源;可可碱;南昆山
-
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关键词:茶青;贮青温度;贮青方式;红碎茶;品质
-
'南昆山毛叶茶'野生资源调查及其性状研究
作者:吴华玲;秦丹丹;方开星;倪尔冬;王青;潘晨东;李波;江彪;李红建
关键词:茶树;毛叶茶;种质资源;可可碱;南昆山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建华;郭嘉明;乔小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茶叶;质量控制;信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