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多酚的功能活性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俊婕 1 ; 劳颖仪 1 ; 陈晓维 1 ; 余元善 1 ; 温靖 1 ; 吴继军 1 ; 徐玉娟 1 ; 肖更生 2 ; 杨继国 3 ; 唐延天 3 ; 胡腾根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

3.null

关键词: 茶多酚;理化性质;应用;稳态化包埋

期刊名称: 中国果菜

ISSN: 1008-1038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8 期

页码: 25-31

摘要: 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茶多酚使用过程中,活性易受光照、氧气和高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茶多酚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应用;概述了目前常见的茶多酚稳态化技术即包埋,通过稳态化技术将茶多酚有效地包埋在特定的载体中,有利于茶多酚更好地发挥效用,显著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拓展其应用场景,为茶多酚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石榴皮活性物质提取及其W/O/W乳液稳态化包埋研究. 左云会,胡腾根,朱永清,徐玉娟,唐语谦,余元善. 2024

[2]不同品种英德红茶的品质比较分析. 桑嘉玘,温靖,刘昊澄,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傅曼琴,卜智斌,蓝丽丹,黄慧馨. 2021

[3]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芽叶中嘌呤生物碱和茶多酚的HPLC-DAD-MS/MS分析. 卢嘉丽,王冬梅,苗爱清,杨得坡,陈建萍. 2009

[4]白叶单从不同类型发酵茶中多酚类含量比较研究. 苗爱清,王冬梅,庞式,卢嘉丽,赵超艺,凌彩金. 2007

[5]乌桕脂及制取的类可可脂的稳定性初步研究. 徐志宏,谢笔钧,池建伟,魏振承. 2001

[6]正交试验法优化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许旋,冼文彪,罗一帆,赵超艺,苗爱青,陈兆星,李勤瑜. 2005

[7]白叶单枞和黄观音茶树芽叶中茶多酚的HPLC-DAD/MS/MS分析. 卢嘉丽,王冬梅,苗爱清,杨得坡. 2007

[8]陈茶不同贮存环境品质变化浅析. 黄国滋,赖兆祥,庞式,罗一帆. 2007

[9]茶多酚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李桦,杨梅梅,屈倩,王秋霜,刘淑媚,石达友,凌彩金. 2015

[10]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卓敏,乔小燕. 2009

[11]茶多酚与茶黄素对前旨肪细胞3T3-L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孙世利,凌彩金,刘军,潘顺顺,苗爱清,李家贤,庞式,赖兆祥,黄华林. 2011

[12]茶多酚与茶黄素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孙世利,凌彩金,刘军,潘顺顺,苗爱清,李家贤,庞式,赖兆祥,黄华林. 2011

[13]茶多酚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振兴,柯浩,郝乐,马艳平,林敏. 2012

[14]不同保鲜处理对柠檬贮藏效果的研究. 刘清化,龙成树,陈永春,龚丽,刘军. 2016

[15]基于高光谱技术的红茶茶多酚可视化研究. 昝佳睿,刘翠玲,凌彩金,郜礼阳,孙晓荣,吴静珠,张善哲,李佳琮,殷莺倩. 2023

[16]茶多酚与维生素C/E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 孙世利,刘淑媚,赵超艺,潘顺顺,凌彩金,苗爱清,庞式. 2013

[17]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郜礼阳,林威鹏,张风姬,周巧仪,刘淑媚,熊蔓,凌彩金. 2021

[18]乌龙茶品质的研究进展. 张欣,刘帅,赵洁,江棋,鄢韬,王富华. 2020

[19]两种土壤调理剂在梅州烟区麻沙泥田上的应用效果. 李集勤,杨少海,黄振瑞,卢钰升,顾文杰,李淑玲. 2020

[20]湿法超微粉碎程度对白蕉鲈鱼鱼骨架浆理化性质 及内含成分的影响. 陈雄,余以刚,张友胜,曾萍,张晓元.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