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鱼体中的亚甲基蓝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宣运 1 ; 杨光昕 1 ; 孔聪 1 ; 黄冬梅 1 ; 蔡友琼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亚甲基蓝;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法;鱼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0 年 11 卷 022 期

页码: 8235-8239

摘要: 目的 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 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IC-ELISA)快速检测鱼体中亚甲基蓝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载体蛋白,以天青C(Azure C)为半抗原,采用戊二醛法合成免疫原Azure C-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对包被浓度、抗体浓度和二抗浓度等一系列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鱼体中亚甲基蓝的IC-ELISA法.结果 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5~400 ng/mL范围内与抑制率之间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658X–0.1867(r2=0.9836),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75.4 ng/mL,检测限为8.3 ng/mL,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7.2%~79.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3%~8.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鱼体中亚甲基蓝的快速检测.

  • 相关文献

[1]亚甲基蓝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黄宣运,杨光昕,史永富,黄冬梅,叶洪丽,蔡友琼. 2021

[2]基于聚硫堇/亚甲基蓝和纳米金放大的免疫传感器检测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 郭萌萌,吴海燕,李兆新,薛瑞宇,谭志军,翟毓秀,沈国励. 2014

[3]基于亚甲基蓝的水体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吴立冬,刘玲,李丹,付啸辰,刘欢,宋怿,马兵,翟俊峰. 2016

[4]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亚甲基蓝残留量. 王媛,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惠芸华,蔡友琼. 2013

[5]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海参不同组织酸性黏多糖含量. 王泽文,冷凯良,翟毓秀,孙伟红,邢丽红,苗钧魁. 2011

[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亮绿、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余玮玥,黄冬梅,史永富,孔聪,田良良,韩峰,张政权. 2019

[7]鱼用麻醉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吕海燕,王群,刘欢,李晋成,吴立冬,宋怿. 2013

[8]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 王珂,刘绍平,段辛斌,孙铭帅,叶超,陈大庆. 2013

[9]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林婉玲,刘芳芳,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黄卉,杨贤庆,林织. 2020

[10]养殖鱼类对水质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研究进展. 王国强,李笑天,费凡,黄滨,刘宝良. 2019

[11]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构建. 程香菊,具家琪,胡佳纯,谢骏,余德光. 2019

[12]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 叶洪丽,余玮玥,史永富,孔聪,蔡友琼,于慧娟,王帅,刘云姣,黄冬梅. 2019

[13]鱼体回转式分级机自动控制设计与试验. 朱烨,洪扬,江涛,邹海生,邢精珠. 2020

[14]微量元素硒、锌的营养、推荐摄入量及其在鱼类中的含量分布. 李雪玲,林听听,刘鑫,张东. 2020

[15]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底泥、鱼及虾中氯硝柳胺残留量. 刘永涛,沈丹怡,董靖,杨秋红,杨移斌,周顺,艾晓辉. 2020

[16]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鱼、虾中的16种多环芳烃. 尹怡,郑光明,朱新平,马丽莎,吴仕辉,潘德博,戴晓欣,谢文平. 2011

[17]网围养殖的几种—龄鱼生长规律的研究. 谢庄,沈培荣. 1992

[18]基于分离式卫星标志信息的金枪鱼垂直移动特性. 张衡,戴阳,杨胜龙,王晓璇,刘光明,陈雪忠. 2014

[19]循环水养殖系统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鱼体风险评估. 李纯毅,崔正国,白莹,尹杨媛,崔鸿武,胡清静,曲克明. 2023

[20]气相色谱法检测鱼和虾中复硝酚钠残留量. 邢丽红,冷凯良,孙伟红,翟毓秀,李兆新,谭志军,苗钧魁.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