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露兜不同叶位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培培 1 ; 黄志 1 ; 秦晓威 2 ; 陈思平 2 ; 鱼欢 2 ; 宗迎 2 ; 贺书珍 2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关键词: 香露兜;叶位;挥发性成分;2-乙酰-1-吡咯啉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12 期

页码: 2517-25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香露兜(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不同叶位叶片组织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揭示不同叶位挥发性成分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香露兜8个不同叶位叶片挥发性成分由呋喃酮类、吡咯类、呋喃类等10类21种物质组成,3-甲基-2(5H)-呋喃酮、新植二烯、2-乙酰-1-吡咯啉、叶绿醇、2,3-二氢苯并呋喃、2,4-二叔丁基酚、羟基丙酮、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9种共有物质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特征挥发性物质2-乙酰-1-吡咯啉平均含量为(94.00?36.66)μg/g,倒5叶位含量最高(122.99±3.48)μg/g,倒1至倒8叶位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倒1叶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3-甲基-2(5H)-呋喃酮、棕榈酸乙酯和甲酸庚酯,倒2、3和4叶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叶绿醇、2-丁基-1-辛醇、3-甲基-2(5H)-呋喃酮、2-乙酰-1-吡咯啉、2,3-二氢苯并呋喃、新植二烯、角鲨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2,4-二叔丁基酚,倒5叶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乙酰-1-吡咯啉、2,3-二氢苯并呋喃和角鲨烯;倒6、7、8叶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角鲨烯、新植二烯、2-乙酰-1-吡咯啉和羟基丙酮.香露兜不同叶位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将为其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陈苏森,吉训志,张映萍,贺书珍,宗迎,秦晓威,鱼欢,初众,张昂. 2024

[2]不同激素及微量元素处理对斑兰叶组培苗增香的影响. 李有丽,吉训志,秦晓威,鱼欢,张昂,宗迎,贺书珍. 2023

[3]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4]不同荫蔽度对香露兜光合特征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唐瑾暄,鱼欢,郭彩权,秦晓威,白亭玉,宗迎. 2020

[5]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张昂,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吉训志,鱼欢. 2022

[6]香露兜繁育技术及影响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罗明将,吉训志,秦晓威,鱼欢,宗迎,郝朝运,贺书珍. 2020

[7]香露兜中2-乙酰-1-吡咯啉的鉴定与定量分析. 陈思平,郭培培,秦晓威,宗迎,黄艳丽,夏志强. 2021

[8]橡胶/香露兜间作对香露兜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昂,李丽华,钟壹鸣,钟大玲,秦晓威,吉训志,周艳飞,鱼欢. 2023

[9]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养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瑾暄,秦晓威,鱼欢,吉训志,邓文明,张昂,宗迎. 2021

[10]海南岛斑兰叶分布格局研究. 李丽华,秦晓威,鱼欢,吉训志,钟壹鸣,宗迎,张昂. 2022

[11]间作香露兜提高槟榔根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 鱼欢,唐瑾暄,李倩松,秦晓威,宗迎,郝朝运,白亭玉. 2020

[12]响应面法优化香露兜叶片护色处理工艺. 张丹,贺书珍,张映萍,秦晓威,吉训志,鱼欢,张昂,宗迎. 2023

[13]香露兜叶的抗氧化活性(英文). 王辉,罗应,梅文莉,谭乐和,徐雪荣,戴好富. 2012

[14]香稻成香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沈建凯,谢振宇,贺治洲,尹明,易俊良. 2015

[15]香水椰子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研究进展. 孙熹微,周丽霞,李静,弓淑芳,杨耀东. 2023

[16]香水椰子主要香味化合物2AP的研究进展. 吴玉双,李静,吴翼,许丽菁,杨耀东. 2018

[17]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陈良秋,杨伟波,王兴胜,唐龙祥. 2010

[18]甘蔗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安东升,魏长斌,曹娟,窦美安. 2015

[19]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产卵选择性及叶位与幼虫发育适合度的关系. 陈磊,蔡笃程,陈青,唐超,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 2009

[20]砂仁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品种光合能力分析. 谢瑞红,姚艳丽,安东升,卢碧莹,李妍慧,李文秀,贺军军.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