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茶提取物对红曲黄酒酿造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晓婕 1 ; 黄飞 1 ; 何志刚 1 ; 梁璋成 1 ; 李维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红曲黄酒;红曲霉;酵母菌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631-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GTE)对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红曲霉和酵母菌的生物量、产酶特性及其酿造特性的影响。在传统红曲黄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醇提取的GTE共发酵,研究GTE对红曲霉和酵母的生长代谢产酶总量及红曲黄酒出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的GTE进行共发酵,纯水提取的GTE和15%的乙醇溶液提取的GTE,其EGCG、ECG含量较低,对红曲霉和酵母菌的生长、代谢产酶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红曲霉生物量分别提高2.4%和5.0%,产酶总量分别提高26.4%和47.8%,淀粉酶酶活分别提高了6.3%和11.8%;酵母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9.4%和10.4%,产酶总量分别提高了21.2%和30.5%;出酒率分别提高了10.67和13.87百分点。75%的乙醇溶液提取的GTE,其EGCG、ECG含量较高,对红曲霉产酶和酵母菌的生长、代谢产酶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出酒率降低了9.28百分点。

  • 相关文献

[1]绿茶提取物对红曲黄酒陈酿品质及寒热性的影响. 梁璋成,何志刚,刘淑梅,李维新,林晓姿,林晓婕. 2016

[2]低产尿素、杂醇油红曲黄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梁璋成,任香芸,林晓姿,何志刚,李维新. 2018

[3]黄酒酿造酵母菌发酵过程的有机酸代谢研究. 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婕,任香芸,李维新,林晓姿. 2016

[4]红曲黄酒冰点的预测模型构建. 梁璋成,刘淑梅,何志刚,林晓姿,李维新. 2014

[5]陶缸贮藏红曲黄酒的溶氧水平及其陈酿效果. 李维新,黄飞,何志刚,林晓婕,梁璋成,林晓姿. 2016

[6]红曲黄酒酿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姿,李维新. 2014

[7]红曲黄酒寒热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林晓姿,何志刚,梁璋成,刘淑梅,李维新. 2016

[8]绿茶对红曲黄酒酿造品质及寒热性影响研究. 梁璋成,何志刚,刘淑梅,林晓姿,李维新. 2016

[9]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红曲黄酒风味分析. 苏昊,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姿,李维新. 2018

[10]外加营养源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和洛伐他汀的影响. 陈慎,黄颖颖,陆东和,杨成龙. 2017

[11]高色价红曲米液态制种的培养条件优化. 黄颖颖,陈慎,杨成龙,陆东和. 2019

[12]基因组ITS序列分析鉴定红曲霉菌株. 杨成龙,陈章娥,吴小平,邓思珊,黄颖颖,陆东和. 2015

[13]几种维生素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 杨成龙,杨晓君,邓思珊,黄颖颖. 2014

[14]偏黄色调高色价红曲米发酵条件的研究. 杨成龙. 2009

[15]微量营养源对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影响. 黄颖颖,陆东和,杨成龙,陈慎. 2015

[16]红曲霉种间产色能力比对与高产色素菌株的筛选. 陈章娥,杨成龙,吴小平,黄颖颖. 2014

[17]液态培养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研究. 黄颖颖,杨成龙,陈源. 2013

[18]碳氮源对不同特性红曲菌株L、Idu产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 陈慎,黄颖颖,陆东和,杨成龙. 2018

[19]红曲霉深层液态培养的研究进展. 杨晓君,杨成龙,何志刚,陆东和. 2010

[20]碳氮源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 杨成龙,杨晓君,何志刚,陆东和,陈章娥,何录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