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评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超 1 ; 陈家长 1 ; 裘丽萍 1 ; 孟顺龙 1 ; 范立民 1 ; 胡庚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池塘;环境;修复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9 期

页码: 2425-2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兴起。以"鱼-菜共生"模式为代表的原位修复技术和以循环水养殖模式为代表的异位修复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角度,以池塘氮循环为切入点,评述了这两种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涉及的面积配置关系进行了探讨。评述结果认为,只能通过"鱼-菜共生"模式降低池塘养殖的产排污系数,但通过推广该模式实现全国池塘养殖生态收支的平衡是困难的。虽然循环水养殖模式无法避免产生额外的经济成本和土地资源,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富营养化严重的区域,其零排放的特点使其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 相关文献

[1]中国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评述(英文). 宋超,陈家长,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胡庚东. 2013

[2]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吴伟,范立民,瞿建宏,何杰,吴婷婷. 2006

[3]锦鲤水泥池养殖技术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史东杰,孙向军,梁拥军,刘盼,张升利,邵盛男. 2011

[4]金鱼池塘养殖技术和水泥池养殖技术规程. 梁拥军,史东杰,杨璞,刘盼,张升利,邵胜男. 2011

[5]影响池塘生态养殖水质的因素. 林文辉. 2014

[6]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其修复研究. 李绪兴,雷云雷. 2009

[7]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王宇,房恩军,郭彪,高燕,侯纯强,王群山. 2014

[8]太阳能提水微灌修复退化草地技术试验研究. 程荣香,张瑞强. 2010

[9]美洲鲥的资源变动及修复. 唐国盘,黄安群,危起伟. 2010

[10]3种湿地植物构建的浮床系统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研究. 贺鸿志,余景,李拥军,黎华寿. 2011

[11]修复与养护渔业水环境的疫病防控技术探讨. 王先科,潘厚军,张圆圆,郭同洲. 2017

[12]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硫化物污染及修复. 李晓敏,曲克明,孙耀,张前前. 2005

[13]鱼稻共生条件下陶粒载体水稻浮床提高细菌活性及多样性. 陶玲,朱建强,李晓丽,宋超峰,彭亮,戴梨梨,李谷,陆光全. 2017

[14]底栖动物对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 沈新强,陈亚瞿,全为民,罗民波,王云龙. 2007

[15]水产养殖对底泥的影响及处理技术综述. 王广军,李志斐,余德光,郁二蒙,龚望宝,王海英. 2013

[16]中国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1

[17]长江口及邻近渔业水域生态系统重建及管理对策. 晁敏,沈新强,李纯厚,程炎宏. 2005

[18]长江口底栖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 沈新强,陈亚瞿,罗民波,王云龙. 2006

[19]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刘琪,姜伟行,陈丽芝,叶春宇,程岩雄,韩宇,曾剑,张文考,范瑞良,李楠楠,欧阳珑玲,陈渊戈,全为民. 2023

[20]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多级生物系统对集约化池塘修复效果研究. 范立民,吴伟,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裘丽苹,陈家长.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