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连续型时滞差分模型的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资源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魁 1 ; 许友伟 1 ; 廖宝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连续型时滞差分模型;最大可持续产量;长鳍金枪鱼;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海洋湖沼通报

ISSN: 1003-6482

年卷期: 2020 年 001 期

页码: 115-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群体是全球资源状况维持较好的金枪鱼群体之一,剩余产量模型(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SPM)、年龄结构模型(Age-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 ASPM)和贝叶斯产量模型(Bayesian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BSPM)等都已成功运用于该群体的资源评估.连续型时滞差分模型(Continuous delay-difference model, CTD-DM)是在时滞差分模型(Delay-difference model, D-DM)基础上考虑了生物过程充分时间延迟构建起来的模型,比起ASPM需要较少的数据,并且比SPM更具有生物学意义.本文在离散型D-DM基础上构建了CTD-DM,并应用在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渔业数据中.结果显示,CTD-DM评估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 80%置信区间为21510-23118 t (中值22398 t),较ASPM和SPM等MSY评估结果偏保守.相对生物量B2011/BMSY和相对捕捞死亡系数F2011/FMSY分别为1.45和1.04,当前该群体相对资源量水平较好,但是相对捕捞死亡系数较高;BSPM和CTD-DM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当捕捞死亡率均等于0.2时在2025年取得最大持续产量,考虑到当前渔业持保守态度和预防性策略的理念,建议捕捞死亡率应控制在0.15以内.

  • 相关文献

[1]时滞差分模型与剩余产量模型的应用比较——以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为例. 张魁,陈作志,黄梓荣,许友伟. 2015

[2]基于CEDA和ASPIC软件的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渔业资源评估研究. 许友伟,张魁,陈作志. 2015

[3]基于表层及温跃层环境变量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比较. 郭刚刚,张胜茂,樊伟,张衡,杨胜龙. 2016

[4]中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分析. 戴芳群,李显森,王凤臣,徐玉成,李桥. 2006

[5]基于集成学习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侯娟,周为峰,樊伟,张衡. 2020

[6]太平洋延绳钓长鳍金枪鱼及渔场水温分析. 周甦芳,樊伟. 2006

[7]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库克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杨嘉樑,黄洪亮,宋利明,饶欣,吴越,齐广瑞. 2014

[8]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分析. 樊伟,张晶,周为峰. 2007

[9]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水深温度关系研究. 谢笑艳,汪金涛,陈新军,陈丕茂. 2021

[10]利用鳍条研究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与生长. 江建军,许柳雄,朱国平,郭志勋,朱伟俊. 2019

[11]基于神经网络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 毛江美,陈新军,余景. 2016

[12]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 张衡,樊伟,崔雪森. 2011

[13]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关键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闫敏,张衡,樊伟,靳少非,杨胜龙. 2015

[14]基于GAM模型研究时空及环境因子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的影响. 闫敏,张衡,伍玉梅,崔雪森,杨胜龙. 2015

[15]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指数模型的比较研究. 马孟磊,陈新军,陈作志,雷林. 2017

[16]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垂直活动水层空间分析. 郭刚刚,张胜茂,樊伟,陈新军,杨胜龙. 2016

[17]2011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主要海洋环境变化特征. 闫敏,张衡,伍玉梅,崔雪森,杨胜龙. 2015

[18]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重心预测研究. 李建雄,戴乾,陈峰,朱文斌,张洪亮,李德伟,余为,周为峰. 2024

[19]深海散射层在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万树杰,李国栋,陈新军. 2025

[20]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Ma Liping,马丽萍,Yao Lin,姚琳,Zhou Deqing.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