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后季稻旱育抛栽不同密肥条件下生长发育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根友 1 ; 刘建 1 ; 徐少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

关键词: 后季稻;旱育抛栽;密度;施肥水平;生长发育特征

期刊名称: 湖北农学院学报

ISSN: 1004-3888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3-6+16

摘要: 通过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组合随机区组比较试验,对后季稻旱育抛植栽培方式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变化、干物质积累等发育特点,以及植株性状、群体质量、穗粒结构和产量表现等进行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密肥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密肥组合为基本苗240.0万/hm~2和施N量255.0kg/hm~2,在此条件下群个体发育协调,群体结构合理,利于高产形成。

  • 相关文献

[1]后季稻南粳38旱育抛栽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潘宝国. 2004

[2]抛栽稻田不同密度稗草对其自身生长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娄远来. 1999

[3]施肥水平对抽穗期水稻穗部温度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张彬,郑建初,杨飞,田云录,彭兰,李明安,卞新民,张卫建. 2007

[4]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品种的耐瘠性及光合特性研究. 陈志德,刘瑞显,沈一,刘永惠,沈悦,王晓军. 2018

[5]不同肥密条件处理对甘薯产量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 2011

[6]羊角椒肥料与密度试验初报. 费月跃,顾闽峰,王伟义,彭亚民,王军,耿安红. 2015

[7]设施蚕豆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因素. 夏礼如,尹淑瑜,卞晓春,吴春芳. 2013

[8]宁杂1号亲本不同行比和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童晓利,李刚华,赵荷娟,曹荣祥,张海军,蒋小平. 2000

[9]农艺措施对百合组培球生长的影响.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王江英. 2017

[10]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1]栽培因子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 2007

[12]密度对苏玉糯2号鲜穗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黄小兰,石明亮,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 2010

[13]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2012

[14]水稻栽插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初探. 吴洪恺,纪凤高,文正怀,袁彩勇,韩成虎,袁生堂. 2000

[15]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16]不同施肥量、密度对美洲狼尾草产量的影响. 丁成龙,顾洪如,白淑娟,程云辉. 1999

[17]播期、密度对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产量的影响. 徐海风,杨加银,熊正海. 2016

[18]苏棉15号大麦后地膜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潘群斌,蔡立旺,陈建平,卞加和,陈志元,丁大见. 2001

[19]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胡曙鋆 ,徐大勇 ,杜永 ,徐敏权 ,王学红. 2004

[20]密度、氮肥水平对粳稻苏香粳3号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朱勇良,谢裕林,张青.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