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个大豆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综合表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飒英 1 ; 朱倩 1 ; 贾琛 1 ; 史俊东 1 ; 姜南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生态区;农艺性状;产量;鉴定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9 年 018 期

页码: 24-26

摘要: 为了加快大豆育种进程,对不同大豆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运豆202、运豆606、运豆909、运豆15-8、运豆16-15等5个品种均较对照品种邯豆5号增产,农艺性状表现突出.鉴定结果为以后的大豆育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相关文献

[1]我国旱地棉花生态区特点及农艺性状表现. 郝秀忍,刘巷禄,孙振纲,张铎,张裕繁,胡萍. 1993

[2]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3]山西省大豆多点试验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李方舟,张海生,王军,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刘晋联. 2019

[4]山西省南部夏播大豆区试分析.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2018

[5]密度对晋北区大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旭丽,邢宝龙,王桂梅,殷丽丽. 2017

[6]渗水降解地膜在大豆田间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 刘延超,史树森,潘新龙,高宇,高风翔,姚建民,崔娟,王丹. 2018

[7]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武新艳,张振晓,张小虎. 2014

[8]晋西北不同生态区莜麦品种与播期试验. 李刚,胡世玲,李荫潘,李成雄,王忠智. 2011

[9]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特征特性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10]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性状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11]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赵文博,柳青山,张一中,范昕琦,周福平,张晓娟,杨慧勇,梁笃,郭琦. 2017

[12]山西陆地棉品种资源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分析. 孙振纲,姜艳丽,陈耕,皇甫张龙. 2014

[13]大豆内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和促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周怡,毛亮,张婷婷,程林梅,牛天贵. 2009

[14]晋北区大豆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 冯钰,邢宝龙. 2019

[15]开花前不同光周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玉花,雷阳,白志元,卫保国,张瑞军. 2021

[16]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张海洋,董薇,李彩云,杜华,巩鹏涛,刘学义. 2014

[17]山西、贵州大豆地方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刘章雄,周新安,王志,常汝镇,邱丽娟. 2010

[18]芸豆新品种异地鉴定试验初报. 王燕,畅建武,郝晓鹏,杨伟. 2015

[19]隰县残塬沟壑区自然条件特点与生态建设构想. 姚建民,张茂盛,柯源泉,贾亚琴. 1993

[20]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