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循环水和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黄姑鱼生长、免疫及血清生化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孝杉 1 ; 张晨捷 2 ; 彭士明 2 ; 施兆鸿 2 ; 宋泰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姑鱼;免疫;血清生化指标;循环水;网箱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07-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生长、免疫、血清生化指标对不同养殖模式的响应,设置了循环水养殖和近海网箱养殖两种模式,进行300 d的养殖实验,通过检测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比较黄姑鱼的生长、免疫及血清生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本实验的循环水和网箱两种养殖模式条件下,黄姑鱼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1%和0.33%,存活率分别为(64.85±4.72)%和(77.50±5.32)%,饵料系数分别为1.21和1.07;溶菌酶、血清葡萄糖、皮质醇指标在两种养殖模式中均有显著升高;Ig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循环水系统中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指标在0~50 d期间均有显著提高,并且都与网箱系统中的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循环水系统中黄姑鱼总抗氧化能力从实验开始时的(7.683±0.731)U·mgprot~(-1)上升到100 d时的(60.808±12.937)U·mgprot~(-1),后期虽有所回落,但仍与0 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网箱系统中黄姑鱼抗氧化指标在整个实验期间变化比较平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循环水系统对黄姑鱼的胁迫大于网箱系统。

  • 相关文献

[1]象山港黄姑鱼的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 林楠,姜亚洲,袁兴伟,郭靖,凌建忠,杨林林,李圣法. 2013

[2]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早期生态适应特征.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凌建忠. 2020

[3]天津地区黄姑鱼人工繁殖技术. 逯云召,宓慧菁,于燕光,钱红,王麒麟. 2018

[4]黄姑鱼异质雌核发育子代的遗传分析. 谢仰杰,杨育凯,王志勇,蔡明夷,翁朝红. 2020

[5]象山港黄姑鱼的繁殖生物学. 林楠,姜亚洲,袁兴伟,凌建忠,杨林林,李圣法. 2013

[6]黄姑鱼群体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韩志强,高天翔,韩冰,庄志猛. 2009

[7]低盐胁迫对黄姑鱼幼鱼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张晨捷,张艳亮,高权新,彭士明,施兆鸿. 2015

[8]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姚建平,单秀娟,陈云龙,魏秀锦. 2018

[9]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韩志强,高天翔,王志勇,庄志猛,苏天凤. 2006

[10]低盐胁迫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鳃离子调节、呼吸代谢酶和皮质醇的影响. 施兆鸿,张晨捷,彭士明,张艳亮,王建钢,高权新. 2015

[11]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姜亚洲,林楠,刘尊雷,袁兴伟,李圣法,程家骅. 2016

[12]海水养殖网箱工程设计的材料性能研究. 林德芳,关长涛,黄文强,黄滨. 2004

[13]镧对黄姑鱼的促生长作用及抗病力的影响. 陈超,陈建国,张廷廷,邵彦翔,谭鲁玉,孙曙光. 2016

[14]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宋红桥,顾川川,张宇雷. 2019

[15]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循环水高产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研究. 文衍红,黄杰,郁蔚文,黄凯,罗福广. 2019

[16]温室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程果锋,吴宗凡,时旭,朱浩,刘兴国,张增胜,郭益顿. 2014

[17]基于循环水孵化系统的俄罗斯鲟受精卵孵化性能研究. 单建军,管崇武,张颖,张宇雷,吴凡,王俊钧,张海耿,宋奔奔. 2017

[18]养殖密度对中华鲟行为、免疫力和养殖环境水质的影响. 张晓雁,李罗新,危起伟,张先锋,沈丽. 2011

[19]"流水养殖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净化效能的研究. 谢辉亮,徐钢春,王裕玉,徐跑. 2021

[20]淡水鱼类原良种场设施水体自然净化效果的研究. 白遗胜,张贤刚,曹经晔,叶雄平,程宝林,刘寒文,张春.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