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东南沿海刀额新对虾群体形态学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巩法慧 1 ; 张殿昌 1 ; 刘田田 1 ; 张楠 1 ; 郭华阳 1 ; 周发林 1 ; 黄健华 1 ; 江世贵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种质资源;形态学;多元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6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76-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表型参数估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刀额新对虾(Metupenaeus ensis)闽东(P.1)、粤东(P.2)、粤西(P.3)、北部湾(P.4)、海南岛(P.5)5个群体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刀额新对虾P.1、P.2、P.3、P.5群体聚为一大支,P.4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雌性群体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5.70%,雄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7.24%,雌性群体、雄性群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61.48%、71.66%,北部湾群体(P.4)与其他4个群体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

  • 相关文献

[1]南海紫海胆6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英文). 罗虹霞,陈丕茂,黎小国,袁华荣,王莲莲,冯雪. 2015

[2]南海紫海胆6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罗虹霞,陈丕茂,黎小国,袁华荣,王莲莲,冯雪. 2015

[3]基于裤式拖网法的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与分析. 杨炳忠,杨吝,谭永光,晏磊,张鹏,李杰. 2020

[4]咸水水质对刀额新对虾生长的影响. 王慧,来琦芳,王建钢,房文红. 2004

[5]之五 对虾池塘套养技术要点. 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 2008

[6]南海区虾拖网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选择性研究. 杨炳忠,杨吝,谭永光,晏磊,张鹏,李杰. 2019

[7]刀额新对虾原代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病理特征. 国子娟,王印庚,荣小军,廖梅杰,郭华荣,韩倩. 2014

[8]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9]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10]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11]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2]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2016

[13]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张龙,石林林,梁宏伟,李青彬,李艳和. 2018

[14]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5]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徐滨,李忠,魏开金,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9

[16]斑节对虾4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_1的形态特征分析. 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苏天凤,江世贵. 2012

[17]2014年夏黄海浮游植物群集及其对物理过程的响应. 吕末晓,栾青杉,彭亮,崔毅,王俊. 2016

[18]中国(鳝)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19]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 程起群,李思发. 2004

[20]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周彦锋,徐东坡,方弟安,尤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