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伟志 1 ; 王鹏 1 ; 赵春刚 1 ; 戚继刚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黑龙江省肇东市合居乡水产站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人工催产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01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1-3

摘要: 对乌苏里拟鱼尝的繁殖生物学性状做了测定分析 ,在 6月初时体长 2 2 5 - 46 8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 6 84± 10 2 9粒 ,发现比自然繁殖期中的怀卵数量少 ,认为可能一些卵细胞增殖或发育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怀卵数量。该鱼的卵子为橘黄色 ,卵径平均 2mm ,在水温 15 - 17℃时 ,受精卵需要约 96小时以上的胚胎发育 ,鱼苗出膜。人工繁殖分三个试验组 :HCG、LHRH -A +HCG和对照组 ,第一次注射均采用了DOS催熟 ,分别获得 4 0 %、85 %、0的结果

  • 相关文献

[1]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2]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3]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同工酶分析. 潘伟志,尹洪滨,孙中武,葛学亮,柯冬蕾. 2006

[4]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_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 2011

[5]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薛淑群,尹洪滨. 2008

[6]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 尹洪滨,孙中武,于波. 2009

[7]饲料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王裕玉,杨雨虹,马国军,陈松波,石野,刘大森,郭家翔. 2015

[8]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陈友明,陈校辉,潘莹,王明华,秦钦. 2010

[9]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10]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2008

[11]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12]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13]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 陈军,赵春刚,赵立. 2011

[14]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15]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16]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17]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李晨宇,王四泽,徐伟. 2016

[18]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9]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朱永久,吴兴兵,何勇凤,杨德国. 2018

[20]几种虾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赵旺,杨其彬,陈旭,陈明强,温为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